二中《琵琶行》导学案 - 副本 - 副本

2023-03-29 11:03: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中《琵琶行》导学案 - 副本 - 副本》,欢迎阅读!
副本,二中,琵琶

宿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线



《琵琶行》导学案

【使用说明】1、通过意象把握作者的情感 2、学会如何赏析一首诗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理解全文的大意。

2赏析序文和前两个语段,学习音乐描写的方法。 一、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白居易,字 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伟大的 现实主义 诗人,文学家,新乐府 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将自己所作诗歌分为四个部分,即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著有《白氏长庆集》。 2、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次年由于上书皇帝,言辞急切,被加上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3、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4、难读的字音

湓浦口( 贾人( 花( 霓裳( 六幺( 银篦( 裂帛( 幽咽( 浔阳( 慢捻 荻花( 悯然( 舫船( 虾蟆陵( 呕哑( 嘲哳( 阑干( 琴弦( 红绡( 钿头 5、古今异义

感斯人言( 凡六百一十六言( 自言本是京城女(

因为长句( 初为《霓裳》后《六幺》 为君翻作《琵琶行》 凝绝不通声暂歇( 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音乐耳暂明( 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二、自主学习,结合理解完成。

1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六百一十六言( ②年长衰( ③使弹数曲( ④曲罢悯然.. ⑤今夜闻君琵琶 ⑥弦弦掩抑声声 ) 坐促弦弦转急( ) ⑧秋月春风等闲..度(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接洽 莽撞 奉陪 挤身 B.社稷 皈依 冒然 睿智 C.诓骗 荒诞 赈灾 渎职 D.雕琢 熨帖 市刽 端详

3.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拿过名家的文章就背,就模仿套用,难免落个邯郸学步的下场。

B.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C.作为邀请外国俱乐部来访的始作俑者,该公司担心客队不能尽遣主力上阵。 D.岳麓书院,薪尽火传的前年庭院。 理解感悟

1、把序文与诗中对应的诗句找出来。

“明年秋..铮铮然有京都声”照应第( )段,内容( ) “问其人..转徙于江湖间”照应第( )段,内容( ) “予出官二年..命曰琵琶行”照应第( )段,内容( ) 2、前两段有两处侧面烘托的笔法,分别是哪句话?有什么作用?

3、鉴赏第二段的音乐描写部分,指出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及高潮.作者是如何使抽象的音乐变的具体可感的。

4、赏析“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的意境。

5、谈谈你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理解?

6、你怎么理解“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7、琵琶女的遭遇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8、本文的主旨句是 作者与琵琶女有何相似之处:



9、“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拓展或运用: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听颖师弹琴 韩愈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雨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篁。自闻颖师弹,起坐在一旁。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 1.对该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此诗可分为两个部分,前十句正面摹写琴声,后八句写作者听琴的感受和反应,,从侧面烘托琴声的效果。 B.此诗摹写琴声,用比喻或通感,使诉诸听觉的声音,转化为具体鲜明的艺术形象。

C.此诗在绘声的同时,还十分注意绘情绘志;或示之以儿女柔情,或拟之以勇士壮志,或充满对自然的眷恋,或寓

- 1 -


宿州二中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必修三学案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 有超凡脱俗之想和坎坷不遇之悲,等等。

D.此诗五言和七言交错运用,以与琴声的柔和激昂相协调,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2《琵琶行》描写音乐的语句“小弦切切如私语”与本诗哪一句描写的意境、意思相近?“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与本诗哪一句的意境、意思相近?

3.赏析“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两句诗的意境。

三、合作探究

先一对一讨论,标记疑难待向上一层同学请教。 组长做好安排进行组内讨论并统一意见,掌握好时间。 明确记录人和展示同学。

四、展示点评,解答疑惑。

五、当堂检测

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

白居易

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依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 1.简要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形象。

2.试比较这首诗与<<琵琶行>>的异同。(提示从思想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 思想内容:

表现手法:

3.这首诗和课本上白居易的《琵琶行》,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50字左右)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并能正确默写全文。

2. 完成下节课的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的内容。 七、学后反思:





补充阅读:

《老残游记.明湖居听书》中关于小玉说书一段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那知他于那极高的地方,尚能回环转折。几啭之后,又高一层,接连有三四叠,节节高起。恍如由傲来峰西面攀登泰山的景象:初看傲来峰削壁干仞,以为上与天通;及至翻到傲来峰顶,才见扇子崖更在傲来峰上;及至翻到扇子崖,又见南天门更在扇子崖上:愈翻愈险,愈险愈奇。 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顷刻之间,周匝数遍。从此以后,愈唱愈低,愈低愈细,那声音渐渐的就听不见了。满园子的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少动。约有两三分钟之久,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耳朵忙不过来,不晓得听那一声的为是。正在撩乱之际,忽听霍然一声,人弦俱寂。这时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012e83b9d528ea81c779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