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和夏至各代表什么意思(一览)

2023-12-15 03:2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立夏和夏至各代表什么意思(一览)》,欢迎阅读!
立夏,夏至,一览,意思,代表



立夏和夏至各代表什么意思(一览)





立夏和夏至各代表什么意思 立夏

每年四月初一前后(公历55-6日之间)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农历的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在田间的呜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迎夏的日子就是立夏日。这时,万物繁茂。立夏以后便是炎炎夏天,为了不使身体在炎夏中亏损消瘦,人们往往会在立夏进补,以使自己的身子强健有力。 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每年的621日或22日,为夏至日。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俗话说“热在三伏”,真正的暑热天气是以夏至和立秋为基点计算的。大约在七月中旬到八月中旬,我国各地的气温均为最高,有些地区的最高气温可达40℃左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621(22)开始,77(8)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

立夏和夏至的区别是什么

首先是含义的不同,立夏代表着春天的结束,即将进入夏天,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而夏至意味着炎热夏季的正式到来。其次它们的日期也不一样,立夏大约为每年的55日至7日中的范围,夏至则是在每年的620日、21日或22日中的一天。还有一点是气候方面的区别,立夏到来时,气温虽然已经升高,但还没到达顶峰,平均会在20℃左右,而夏至就的最高气温在35℃以上,此时也有酷暑之称。

关于夏季的谚语俗语 1.立夏日刮北风,占乾旱。 2.小满不下,乾断塘坝。 3.小满不下,梅雨较少。 4.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 5.移苗要保活,必须带泥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0e61a40f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