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卜算子__咏梅》赏析

2023-04-08 10:04: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初中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0课《卜算子__咏梅》赏析》,欢迎阅读!
算子,北师大,下册,赏析,语文



《卜算子 咏梅》赏析

卜算子 咏梅 一九六一年十二月 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赏析

咏梅,历来是极熟的题目,傲雪凌霜,暗香疏影,有哪位才人不曾面对这高节丽姿、玉骨冰肌,而赞唱倾倒,大作文章?在古典诗词中,共有多少咏梅的篇章,这是难于作出统计,不好回答的;但要问在重要的诗人当中,有谁一生没有提到过梅花,这几乎也是找不出来的。于此就可见以梅作为诗料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了。这不奇怪,出身于士大夫的文人,或抒幽愤,或鸣清高,或表疏狂,或寄牢愁,总是极容易在寒梅这一自然形象中发现这些性格与精神的。这就决定了他们为什么“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词,就是其中的一篇。如前所述,在词中,他表现了坚贞,表现了高标逸韵,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作为士大夫的诗人,只能孤芳自赏,不免顾影自怜,从而也就流露着感伤,表现出脆弱,这是受着时代制约与阶级局限,不能不是这样的。到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才一下子把这个极熟的题目引进到一个崭新的崇高的境界当中。正是“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

“风雨送春归”,古人对此,曾发出多少感慨,流过多少眼泪!而在这里则只是一个衬笔,略不费力,便收转回来:“飞雪迎春到”。是啊,春长驻人间。春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生机,象征着革命带来的希望。而春到人间,则是飞雪把它迎来的。这是北国的新春,虽然“大地微微暖气吹”,仍有“高天滚滚寒流急”一开始就给人一种挺拔严峻的感觉。这气氛是同梅的俏丽十分协调的。不是在寂寞断桥边,不是在风雨黄昏里,瞧吧:“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这梅花乃是挺俏于悬崖百丈冰前。这不是“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境界吗?百丈冰是寒威,






花枝俏则是对寒威的蔑视、反抗、示威、挑战。不仅如此,更进一层的胜境还在下面。不是“无意苦争春”,而“俏也不争春”;不是“一任群芳妒”,而是“只把春来报”。把春来报,是报被那“悬崖百丈冰”所遮断的春消息,这正是蔑视、反抗、示威、挑战的具体表现。陆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还是酸溜溜的,心头横塞着一个不合时宜的“我”字;而“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则是心里干净净的,眼前亮堂堂的,全神注望着大众,注望着未来,一是失意者的自慰解嘲,一是革命家的高瞻远瞩。其结果自然是不同的。失意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顾影自怜,孤芳自赏;革命家,“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为民先锋,与民同乐。正是如此:等到大地春回,百花齐放,梅子便掩映在众花丛中,和众芳同笑,“摇荡春风媚春日。”群众之前,“只把春来报”又在群众之中,“她在丛中笑”多么伟大崇高的革命家和时代先驱者的艺术形象啊!

或曰:就是诗篇中所揭示的梅的性格与精神来看,它实际上是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前列的中国共产党或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巨大形象。上片:风雨送春归”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飞雪迎春到”,喻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已是悬崖百丈冰”,是说帝国主义、修正主义及各国反动派联合起来进行反华叫嚣,闹得乌烟瘴气;“犹有花枝俏”,是说我们还是顶住逆流、屹然挺立,并阔步前进,决非像投降主义者所诽谤的那样要争什么领导权;而是坚持革命原则,指出正确方向,预告必然的胜利。“待到山花烂漫时”是说到世界革命成功了,或革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了。“她在丛中笑”是说我们就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一道普天同庆,共享和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248d56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