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022-12-11 19:1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欢迎阅读!
白玉盘,小时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朗月行》 作者:李白【唐代】

小时不晓月,隐脉白玉盘。又疑为瑶台镜,飘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孤。羿昔落下九乌,天人明且恩。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1、隐脉:称作。

2、白玉盘:白玉做的盘子。 3、疑:猜测。

4、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出处:《穆天子传》卷三:“天子宾于西王母,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武帝内传》称王母为“玄都阿母”。

5、仙人雕两足:意思就是月亮里存有仙人和桂树。当月亮初生的时候,先看到仙人的两只脚,月亮渐渐圆出来,就看到仙人和桂树的全形。仙人,传说驾为月的车夫,叫做舒望,又名纤阿。

6、团团:圆圆的样子。

7、玉兔白兔成,问言与谁餐:玉兔旧就是忙着白兔,究竟就是给谁喝呢?言外存有抨击长生不老药之意。问言,问。言,语助词,并无HANDBOOKS。与谁,一作“谁与” 8、蟾蜍:《五经通义》:“月中有兔与蟾蜍。”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因此古诗文常以“蟾蜍”指代月亮。但本诗中蟾蜍则另有所指。 9、圆影:指月亮。

10、羿:我国古代神话中射落九个太阳的英雄。《淮南子·本经训》记载:尧时十日并出,草木皆枯。尧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下面的“乌”即日,《五经通义》:“日中有三足乌。”所以日又叫阳乌。 11、天人:天上人间。

12、阴精:《史记·天官书》:“月者,天地之阴,金之精也。”阴精也指月。


13、沦惑:迷失蒙蔽。 14、去去:远去,越去越远。 15、历历:唐婉伤感。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就是雕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紫带圆圆的?玉兔切碎的仙药,到底就是给谁喝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帝崩而蒙蔽不明,没什么Bokaro的不如远远睡著吧。心怀担忧啊又何忍一走了之,悲惨哀伤使我肝肠寸断。

李白有《古朗月行》 鲍照有《朗月行》,写佳人对月弦歌。李白采用这个题目,故称《古朗月行》,但没有因袭旧的内容。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丰富的想象,神话传说的巧妙加工,以及强烈的抒情,构成瑰丽神奇而含意深蕴的艺术形象。诗中先写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喻,生动地表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使人感到非常新颖有趣。“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之态。这四句诗,看似信手写来,却是情采俱佳。然后,又写月亮的升起:“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古代神话说,月中有仙人、桂树、白兔。当月亮初升的时候,先看见仙人的两只脚,而后逐渐看见仙人和桂树的全形,看见一轮圆月,看见月中白兔在捣药。诗人运用这一神话传说,写出了月亮初生时逐渐明朗和宛若仙境般的景致。然而好景不长,月亮渐渐地由圆而蚀:“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蟾蜍,俗称癞蛤蟆;大明,指月亮。传说月蚀就是蟾蜍食月所造成,月亮被蟾蜍所啮食而残损,变得晦暗不明。“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表现出诗人的感慨和希望。古代善射的后羿,射落了九个太阳,只留下一个,使天、人都免除了灾难。诗人在这里引出这样的英雄来,既是为现实中缺少这样的英雄而感慨,也是希望能有这样的英雄来扫除天下。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诗人深感失望:“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月亮既然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就没有什么可看的了,不如趁早走开吧。这是无可奈何的办法,心中的忧愤不仅没有解除,反而加深了:“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诗人不忍一走了之,内心矛盾重重,忧心如焚。

这首诗,大概就是李白针对当时朝政黑暗而播发的。唐玄宗晚年混迹声色,宠幸杨贵妃,权奸、宦官、边将专权,把国家搞得乌烟瘴气。诗中“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孤”似就是嘲讽这一较暗局面。沈德潜说道,这就是“暗指贵妃能够惑主听到”。(《唐诗别裁》)然而诗人的主旨却不明说,而是通篇并作隐语,化现实为幻景,以蟾蜍蚀月影射现实,说道得十分深婉坎坷。诗中一个又一个多样美妙的想象,展示出诗人曲折不平的感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3fb37534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1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