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带徒人才培养法

2022-05-30 09:06: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师带徒人才培养法》,欢迎阅读!
带徒,人才培养

师带徒人才培养法



师带徒的传统在中国非常古老,流行于各个行业。在化工企业,几乎所有的员工都当过师傅,几乎所有的员工也都当过徒弟。学徒制实际上成为化工企业培养人才,解决工人新老交替的主要途径。为全面贯彻人才强企战略,帮助员工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科元公司从2010年开始实施了“师带徒”人才培养法。

一、以制度等法规形式,使“师带徒模式”开始制度化、规范化。 20108月份开始,公司专门制定了《师带徒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一次以书面形式从制度上对“师带徒模式”提出要求,确定了从选聘师傅、拜师形式,到考核奖惩等一系列相关措施,明确了选择师傅的标准,在带徒过程中,师傅要起到的作用,明确师带徒要达到的效果。

二、“师带徒模式”效果的验收。

《师带徒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要求师傅们要树立淡薄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成就强大的人格魅力,做合格的良师益友;徒弟们要尊重师长,虚心学习,并探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学技过程中,师傅必须严格按照《实施细则》的要求,每周给徒弟布置34个动手操作的题目,完成后交给师傅考核。除了师傅考核以外,各部门技术员每日收集整理部门内各师傅所出题目和答案,录入电脑,并对题目的质量进行评定,每周给每对师徒出一个考题;部门主任每月至少一次组织部门级培训,由部门负责人或指定人员授课,每月至少给每队师徒出一个考题。公司人力资源部每个季度还要组织一次对各个部门全体徒弟的集体考试。只有在学徒过程中通过全部考试的员工才能算是顺利出徒。通过带徒活动,在化工行业中能够培养出一批安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操作方面的行家里手。

三、角色换位法。

加快青年岗位成才我们采取AB角的形式,师傅做A角,干主要工作,徒弟做B角,当助手。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的徒弟。通过师傅手把手地教,一个项目做完,徒弟熟悉了该项目的基本工作程序和要求,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在同性质的另一个项目或课题中,让徒弟做A角,师傅做B角,把徒弟推上前台,老同志进行指导,保驾护航。


四、岗位培训法,促进徒弟提高岗位技能。

如今毕业的学生虽然文化知识水平较高,但动手能力较差,进入工厂以后,往往还需要相当长的培训锻炼才能上岗。也就是说,目前企业员工素质越来越不适应企业的快速发展了。我们根据各个岗位上的人才情况,有意识地促成岗位上的新同志与水平高、素质好、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结成师徒对子,有针对性地提高徒弟的岗位技能。在2010年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有200名毕业的大学生签订了师徒合同。

五、给予师傅一定的物质奖励。追求物质利益的市场经济理念,严重地冲击着师带徒这一古老的人际关系。“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亲如父子”,这是维系师带徒的传统人际关系,师带徒突出的是一个情字。但在市场经济中,“亲兄弟、明算账”的人际关系逐渐占据人们的观念。在今天,自由选择职业的机制,使许多员工不再将自己的命运与企业的命运连在一起,工人们更加愿意通过经济利益为纽带加强个人的关系。“师带徒”结对成功后,每月给予师傅津贴,最高的达850/月,同时徒弟通过全部考试培养成功后,给予师傅一次性奖金,最高的达到6000元,岗位提前培养成功的,在对应标准奖励的基础上,额外增加1000/月的奖励。同时,为加强师傅的自我提高意识,鼓励优秀,树立楷模,按部门对师傅进行每周打分,每月评比,在部门内评出“月度师傅之星”

六、给予徒弟奖励和定岗

徒弟在规定时间内参加顶岗考核通过后,给予一次性奖金,最高的达到3000元。同时将徒弟的福利待遇与技能水平挂钩,提高工资标准,适当拉开不同技术水平工人之间的工资差距,激励每一名工人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如徒弟所在部门岗位空缺,徒弟学成后,直接予以定岗,获取定岗工资待遇,如徒弟所在部门岗位饱和,徒弟学成后,提高岗位奖。

实施“师带徒”活动以来,共有300对师徒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培养了300多名操作骨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开展师带徒活动是企业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步骤,也是基层班组开展现场培训的重要手段。人才的培养非一朝一夕所能,重要的是持之以恒。不仅要持续开展师带徒活动,还应大力拓展师带徒活动内涵,帮助职工们互帮互学、取长补短,使他们在本职岗位上乐于辅导,迅速提高专业技能,逐步解决目前企业非常棘手的技术、技能


人才断层的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职工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为企业始终保持一支年龄结构合理、综合素质较高、业务技能较强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后盾。



科元安环部徐雪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a73583fd0a79563c1e729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