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画:论儿童画评价

2022-06-01 17:1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画画:论儿童画评价》,欢迎阅读!
儿童画,画画,评价,儿童



儿童画画:论儿童画评价

成人评价儿童画的错误标准根本上有以下几种: 1.以“像不像”来评价儿童画。

人们赞扬一幅画时,经常用“画得真像!“简直和真的一样”之类的话,以为是对画的褒奖。很多人在看到儿童绘画时同样以“像不像”来评价,画得比拟“像”的自然是好的,不太“像”的自然是不好的了。其实,用像”与“不像”来评价一件作品的好坏是片面的,无法全面、深入地诠释作品的含义,如西方的“立体主义”“达达派”的作品,明显无法用“像不像”来评价。

2.以“合理不合理”评价儿童画。

“合理不合理”是指儿童画中的事物是否符合客观现实和客观规律。儿童由于自身学问、阅历缺乏,熟悉水平不高,他们描绘的事物往往与客观现实并不相符。他们会把人的头画得很大,手却画得很小;上山的人的身体垂直于山的坡面;人在太空与外星人嬉戏;在森林里与动物们联欢……假如要找一找儿童画中不合理的地方,几乎是俯拾即是。于是大人们“热心”地为儿童查找画中的错误,用自己的学问、阅历深入浅出地解释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不合理的,直到儿童的画符合自己的意愿。 3.片面以“拙”来评价儿童画。

儿童画中的“拙”是在无意中产生的,是由于儿童的生理、心理




还没有发育成熟时无意识的行为,或者受自身技能的限制,还不能照实再现客观事物的原因,并非是其有意追求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拙”的味道也将渐渐消逝。艺术家的“拙”是历经数十年的追求和艰难练习才到达的境地,是大巧若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分。假如因此观赏儿童画,其实不得要领,就算你给小孩评了个金奖,可能连他自己也莫名其妙。样的评价,照旧脱不了技法的框框。

目前,美术训练流派众多,儿童画评价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管怎样评价儿童画,首先应当明确评价的目的,明确儿童美术训练的目标,现代训练应当培育适应将来社会、改造将来社会的人才。美育本着育人的原则,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俯视儿童画的训练,才能正确对待蹒跚学步的儿童美术训练。

儿童学画不是肯定要将其培育成大画家、大师、对于大多数学的孩子来说,其成为专业画家的可能性特别小,但学画对于开发孩子智力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学画本身。科学资料说明,儿童早期绘画训练可将孩子的智商提高30%,儿童学画重在培育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美化人格,塑造一个具有制造性思维,制造性品行适应社会进展的高素养人才。儿童画训练不是培育专业画家的训练,而是全面开发孩子想象力、制造力、观看力、记忆力、留意力、表达力的训练。重在启迪才智,而非传授技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c4190b48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