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背篓》教学设计

2022-12-01 22:13: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背篓》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背篓,教学设计

《小背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活动,感受童年的美好、母爱的伟大,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2. 能够跟着录音哼唱《小背篓》的旋律,力争演唱好、表现好歌曲中的装饰音。 教学重、难点

1. 通过欣赏能够感受歌曲的旋律、意境以及所表达的情感。

2. 理解父辈童年生活的乡土气息,学唱歌曲过程中,尝试歌曲装饰音的表现。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典型的民歌风的创作歌曲,风趣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特征,是一首很好的农村生活题材的儿童歌曲。作品用第一人称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叙述了“我”童年时期的幸福快乐的生活,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及对妈妈的思念。

歌曲为f小调,两段体,曲风清新自然,第一乐段节奏张弛相间,旋律优美流畅。第一、二乐句旋律忽高忽低,十分贴切地描写了“我”坐在“小背篓”里“晃悠悠”的情景。三、四、五、六乐句节奏规整,旋律跳跃,使用排比句的手法叙述了童年时期快乐的生活,装饰音及变化音的使用表现了调皮的“我”的形象。第二乐段由两个乐句组成,第七乐句旋律舒展,音区较高,是全曲的高潮所在,也是对童年幸福生活的歌颂。第八乐句节奏紧凑,旋律下行,是对幸福童年生活的回忆。尾声是第七、八乐句的扩展,长音的使用好似作者沉浸在幸福的童年生活中,意犹未尽,引人深思。

教学过程(一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一、导入

1. 聆听宋祖英版《小背篓》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曲,听完告诉大家,同学们知道这首歌曲是哪位歌唱家唱的吗? 学生自由回答。

2. 介绍宋祖英,教师根据自身特长能够直接范唱,也能够聆听录音范唱。结合歌词,提问歌词的主要内容: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话来总结一下吗?歌词中有不懂的词,请标注一下。

3. 教师出示吊脚楼、小背篓、赛龙舟图片并向学生介绍。 二、新课学习

1. 聆听歌曲《小背篓》找出曲子中“连、跳”的情绪对比,并用手势表示。《小背篓》曲谱学习

#


师:当你感觉到这段旋律比较欢快时,请用拍手的方式告诉大家,当你觉得这段旋律比较连贯抒情时,就请换个动作表示。

2. 朗读歌词,启发感情,感受歌词意境。(出示歌曲谱例

师: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一下歌词,思考一下,童年的记忆中都有哪些片段令你印象深刻?

3. 能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的情感体验上来。

4. 《小背篓》歌曲学习

尝试学唱歌曲,初步解决节奏、音准、词曲结合的困难(不加装饰音)。学唱歌曲部分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有:

1)词曲结合:“野果哟”“小手哟”“逛了”。

建议采用:教师单句范唱,学生跟唱,也能够采用对比的方法解决。

2)节奏的问题可能有:前十六分音符以及最后一个乐句中的“童年的岁月”的十六分休止符。建议采用击拍视唱或念白节奏的方式解决。

5. 尝试完整演唱,要求表现好歌曲中最抒情的一句。(播放歌曲《小背篓》 6. 指导演唱。

师:请同学们把歌曲中所有出现休止符的地方,用笔做一个标记。

师:这些做记号的地方在演唱过程中一定要小心。特别是这些休止符前一个音要特别注意控制时值。(教师可范唱。

7. 学生演唱。(播放歌曲《小背篓》

教师:歌曲中有一句最能抒发情感的地方,你找到了吗?我们应该怎么样唱呢? (教师范唱,提出歌曲中的“升记号”,并让学生感受临时变音记号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加上临时变音记号歌曲就变得有味道了。)

8. 加上装饰音演唱,并体会装饰音的作用。

教师对比范唱,提问:请同学们再听老师唱一遍,你能说一说,老师的演唱跟刚才大家的演唱有什么区别吗?

9. 学唱装饰音:装饰音的演唱要求:快而轻。(教师可范唱。 10. 设计歌表演,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歌曲《小背篓》

教师:怎样表现这首歌曲,我们才能够表现出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对母爱的深厚感情呢? 教师实行引导。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bcec3a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f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