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与听课,给我丰盈的收获

2022-12-19 21:09:4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请教与听课,给我丰盈的收获》,欢迎阅读!
丰盈,听课,请教,收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请教与听课,给我丰盈的收获

作者:张国其

来源:《中国教师》2011年第04

编者按:

为让最优秀的人当老师,培养一批批优秀教师,从2007年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施行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对于师范生而言,要想由一名优秀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称职的教师,教育实习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初步完成自己的职业定位、人生定位,并以此为起点,正式迈向未来教育家之路。本栏目将密切关注他们迈出的第一个步伐,记载他们初为人师的思想点滴,以供后来者镜鉴。

从九月份起,我开始了三个月的实习生涯。作为一名实习生,面对着诸多挑战,我感觉到自己在备课、听课方面,在学习在职教师们的优秀专业知识方面,在从教心态等方面都有挺多问题。所以在这段时间里,我有点儿如履薄冰的感觉。荣幸的是,从实习以来,我一直得到田力老师的帮助。田力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语文特级教师,执教高二(九)班。无论我请教的是有关课内的还是课外的问题,田老师每次都耐心地为我解答。于是,在这些日子里,我在教学设计、教师职业发展、课堂讨论、评课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收获。

实习中我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教学设计。我的第一节课是《邹忌讽齐王纳谏》。由于较为担心课堂气氛冷淡,在课程中我特意加入了较多的题外话和师生互动的内容。课堂氛围确实变得活跃了,但是我感到授课质量并不高。课后,我特意向田力老师请教。田老师告诉我教案是在心中,而不是在纸上。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一般而言,新教师会放很多精力去写教案,这虽然非常有必要,但是我们还要树立一个观念,即教案只是一个备忘录,真正的讲课需要吃透教案,把教案融入心中。

田老师的课堂重视课堂的生成性和情境性。一个良好互动的生成条件,是需要教师细心去观察和把握的。学生的主动性和情境性如何利用,如何抓住转瞬即逝的课堂精彩机遇等,这些都需要慎重地考虑和把握。当学生们对一个课堂内容产生想法,在台下开始小声议论的时候,讨论的条件可能会产生。这时如果教师能抓住机遇并适当引导,就会使议论成为真正有价值的、为课程服务的讨论。当一个讨论不具备条件的时候,比如提出那些为了互动而互动的问题,学生们的思维实际上是没有敞开的。在一次交谈里,田力老师也曾对我说,课堂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不仅是新教师,老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出现互动失当的问题。我听了许多节课之后,发觉田老师有一个习惯,他一般不点名请学生回答问题,都是泛型提,提问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就算没有人举手回答,但是因为学生在思考,提问的目的已经达到。这确实是一个好方法!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过于晦涩艰深,学生就会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如果提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们会因为觉得问题过于幼稚而倦于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答。与其让学生在迷茫中或者不屑一顾中上课,还不如不问或者不点名问。当我把这些心得向田老师反馈的时候,田老师颔首笑着说,确实如此,不过这只是一种方式而已,还有其他合适的方式,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方法。

这些日子,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那就是评课。实习以来,我慢慢对评课的方式、思想有了一些浅浅的体会。而经过田老师的点拨,我更加领悟到教学评价的深层内涵。评课,实际上是去评价授课教师对一个课程的整体认识,通过听评课,授课教师和评课教师都将得到提升。田老师说,和一些老师们不同,如果他去听一节课,他对教师在课堂讲了什么、板书之类的东西评价字数很少,而更多是对怎么上好一门课的深层问题进行挖掘,并且还会思考并指出自己来上的话会怎么上。我细心琢磨田老师的话,我想田老师要引导我理解的是这样一点:在听评课上,当一个教师出现问题,听课的老师就要善于捕捉问题,善于越过那些鸡毛蒜皮的问题,寻找出深层次的问题,并动脑思考这些问题从哪里来,自己身上有没有这样的问题,如果自己来上会怎样上,如何标本兼治地完善一节课。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之所以成为教师,在行动上就要谦恭、勤勉、执著。这一点,在了解了田老师年轻时候的一些经历之后,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田老师从教以来一直跟着李强运老师(已退休的另一位语文特级教师)。那时候,他每天自觉地拎着一张板凳到李老师课上听课,坚持了好几年。那时候,没有什么严格的听评课制度,就是凭着一颗自觉的心。回忆起这份经历,田老师说,就是那几年对他以后的发展帮助太大了,从授课技巧到文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他都从那时候真正开始思索。我想,作为实习生,我们更要多去听课,多去评课,不仅要听老教师的课,还要听年轻教师的课;不仅要听本学科的课,还要听一听其他学科的课。听课、评课,能让不同层次的教师敞开课堂的大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克服教师职业发展的惯性误区,使教师尽快地成长。田老师的经历在无言中告诉我们:一张板凳,一支笔,一个本子,再加一个好使的脑瓜子,将决定一名年轻教师的未来。

这些天来,在登台讲课的时候,在辅导学生的时候,在批改作业的时候,在教室后排全神贯注地听课的时候,我的内心慢慢涌起微微的兴奋与喜悦。因为我持续地增加着教学授课的感觉,增加着班级管理的能力,我感觉自己正在一步步地接近一名教师的标准。要做好一名教师,就要在备课、授课、再备课的过程中,认真思考从知识讲解到师生互动等一系列环节,将科学、合理、高效的课堂设计融入心中;就要自觉主动、持之以恒地多听课、多看书、多学习,动脑动笔,交流沟通。我深知,田老师对我说的话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慢慢去体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李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79e7e3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