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04-18 06:4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欢迎阅读!
供销社,对策,监管,资产,存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杨野

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24

供销社经过几十年的经营积累,形成了大量的社有资产,但社有资产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为了保护社有资产的完整,保障其合理使用,防止流失,促进其保值增值,需要加强监管。本文对此谈几点意见。

一、社有资产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供销社系统现有固定资产11 150万元,同1997年相比减少了4 100万元,有一部分偿还长城公司,还未进行账务处理,有一部分变卖偿还其他债务,有一部分作为并轨职工的经济补偿金,还有一部分被其他单位挪用等等,这严重制约了供销社的生存和发展。笔者通过对企业内部的调查了解,发现社有资产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家底不清

固定资产、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和材料物资等,账账不符、账实不符、实际价值与使用价值不符等问题比较普遍,空缺比较严重。应收款项等债权资产不实,其中坏账损失金额较大。社有资产中的实物数量虚假,账面值的虚假更为严重。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的现象较为突出。

(二)变现能力不强

在现有社有资产中,大量存货资产中的过期失效、市场淘汰、残缺破损等商品物资占相当大的比重。企业对资产变现能力不强,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三)管理失控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里,供销社传统的经营项目逐渐萎缩,在经营能力相对减弱的情况下,放松了对社有资产的管理,随意处置社有资产。在变卖、投资、抵押、联营、担保、偿债等经济活动中,缺乏对社有资产的保护和控制,损害了社有资产的应有价值,造成社有资产大量流失。 二、遏制社有资产流失的对策 (一)强化社有资产的财务监控机制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1.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县以上供销社要成立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对所属公司、基层社占用的社有资产实施监督、管理、分配和调剂,协助和参与企业改革、改制和社有股权的管理。掌握社有资产的处置权,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

2.全面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弄清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对企业社有资产监管和企业改制的前提和基础。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要督促所属企业认真搞好清产核资,全面落实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根据国家产权界定的有关政策,报请法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对评估后的社有资产要重新办理产权登记。这是在清产核资中对资产重新定价的合法处理,使其资产在重新界定下发挥作用。

如:我社内审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的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做到三审、三评、三不。一是先由各单位财会自审自评,二是由清产核资小组复审复评,三是请社会中介机构终审终评,最后出具资产评估结论,使社有资产数量、价值符合实际,不高估、不低估、不流失。在改制期间,对市直属5户企业进行改组。在各企业自审自评的基础上,市社财审科组成了清产核算小组,对改制企业9 685万元资产、8 908万元负债逐项、逐笔进行清查核实,审计确认坏账和呆账损失近203万元,核实了企业资产,保证了社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3.实行社有资产营运效益和保值增值情况考核制度,坚持四查四看。考核指标一般为社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和不良资产比率。通过分析这些考核指标,可以掌握社有资产在企业营运中的变化。四查四看即: 查经济指标、看经营业绩;查财务收支,看遵纪守法;查内控制度,看管理水平;查资产负债,看企业后劲。 (二)加强社有资产的营运管理

1.建立健全商品物资购销调存环节的管理制度。对企业整个经营活动执行全方位、全过程、连续不断的监控,要重点加强资金的投入与回笼,债权的及时核对与结讫,成本费用的约束,大额资产的形成与转移等重大经济业务的监控。

2.建立健全企业的资金管理制度。对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支出,要严格控制和掌握,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企业在经营中的借款应坚持适度筹措的原则,要努力改善负债结构,减少负债比例,合理有效地使用资金。对重大项目的投资要通过资产管理委员会研究同意后方可实施。

3.建立健全企业的闲置资产在营运中的利用制度。在经营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盘活利用企业的闲置资产,对企业的闲置资产利用率在80%以上的要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社有资产在运营过程中,要严管慎用,防止出现新的流失,为企业改革和置换职工身份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下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a36f0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6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