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清平乐(春归何处)》精品教案_1

2022-04-21 22:1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教(部审)版高中唐诗宋词选读《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二) 清平乐(春归何处)》精品教案_1》,欢迎阅读!
清平乐,宋词,高韵,选读,唐诗

《清平乐》

【教学目标】 1.了解黄庭坚。

2.掌握意境分析题与手法鉴赏题的技巧。 3.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天一派朝气、生机勃勃的景象。古代诗人最喜春天,但春天却又是稍纵即逝的美景,大多诗人借写春表达一种惜春惜时的情感。今天我们共同走进黄庭坚的《清平乐》看看他是如何惜春的。

二、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所选是一首悼春词。词人少年得意,中进士,任校书郎,修撰神宗皇帝的“实录”,又以诗文受知于苏轼,并为江西诗派开山大师。

2.写作背景:徽宗崇宁二年(1103),党祸已起,后因新党重新执政,作者政见偏于保守,晚年屡遭贬谪,有诗题为《十二月十九日夜中发鄂诸,亲旧携酒追送,聊为短句》,这“十二月”是崇宁二年(1103)十二月,黄庭坚至崇宁童年二月才过洞庭,五、六月间方抵达广西宜州贬所。此送春词作于贬宜州的翌年,即崇宁四年(1105)。同年九月黄庭坚便溘然长逝于宜州贬所。这首词写于被贬之时,此词的内容是“惜春”,而实际是影射时局。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

三、文本赏析:

(一)一读诗歌,整体感知。 1.阅读注解,掌握词意。

春天回到了哪里?找不到它的脚印,四处一片沉寂。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喊它回来同我们住在一起。

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要想知道,只有问一问黄鹂。那黄鹂千百遍地宛转啼叫,又有谁能懂得它的意思?看吧,黄鹂鸟趁着风势,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思考1】这首词的题材是什么?——惜春。

【思考2】全文的线索是什么?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 【思考3】词人为什么要寻找春的踪迹?结果如何?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关键词在于“寂寞”。

(二)读诗歌,评品赏析。

【鉴赏1】这首词写春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在哪里?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在“归”、“行路”、“唤取”、“同住”、“踪迹”等词语上。

词人因春天的消逝而感到寂寞,感到无处觅得安慰,像失去了亲人似的。这样通过词人


的主观感受,反映出春天的可爱和春去的可惜,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鉴赏2】词人思想感情的变化经过了哪几个阶段?结合全词分析所使用的层深手法。 春归无行路(寂寞伤春)→若有人知(假设希望)→春无踪迹(更加失望)→问取黄鹂(最后希望)→无人能解(彻底绝望)。觅春思春伤春之情层层深化。

【鉴赏3】感情的变化反映了词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此词为惜春之作,全词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对美好事物的执着与追求。

【鉴赏4】你认为本词构思中最有境界(趣味)的词句是哪些?请简单赏析。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欲唤春归来同住的奇想,有童稚的天真,唯其“稚”艺术地强化了诗意的穿透力。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向黄鹂询问,而黄鹂无语,且因风而逝。又一童话的联想,传达出一个永无答案之谜。暗示伤春的永无慰藉,表现出伤春是人类终极烦恼这么一个主题。

有情与无情的对立和童趣的想象与联想,是此作美学魅力的源泉;精心地捕捉形象并人情味地加以表现,是此作成功的奥秘。

(三)读诗歌,总结归纳。

这是一首惜春词,表现作者惜春的心情。上片惜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下片惜春之无踪影可以追寻。用笔委婉曲折,层层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语道破,结语轻柔,余音袅袅,言虽尽而意未尽。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构思巧妙,设想新奇。创造出优美的意境。

上片开首两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以疑问句,对春的归去提出责疑,春天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连个踪影也没有,一个“归”字,一个“无行路”,就把春天拟人化了。“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两句,转而询问有谁知道春天的去处,要让他把“春天”给叫喊回来。这是一种设想,是有意用曲笔来渲染惜春的程度。使词情跌宕起伏,变化多端。

下片过头两句,把思路引到物象上,“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既然无人能知道春天的去处,看来只好去问黄鹂了,因为黄鹂是在春去夏来时出现,它应该知道春天的消息。这种想象也极为奇特,极富情趣。后两句“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这是对现实的描述。上面想象春天踪迹,也许黄鹂可以知道,然而嘤嘤鸟语,谁人能解?它不过也是自然中的一小生物而已,仅看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蔷薇花那边去了。于是春之踪迹,终于无法找寻,而心头的寂寞也就更加重了。

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抒写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全词构思新颖委婉,思路回环反复;笔情跳脱,风格清奇;语言轻巧,淡雅饶味;有峰回路转之妙,有超轶绝尘之感。

(四)【总结】黄庭坚词的特色: A平淡朴实 ,委婉含蓄。 B构思新奇巧妙。 C多转折而层层深入。


附:板书设计

理清思路

思春(归何处)

由现实到幻觉 惜春(无行路)

唤春(归来住)

清平乐

惜春



问春(知踪迹)惜春(不复归)由幻觉到现实 解春(蔷薇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b1a52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