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13 13:15: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音乐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古诗词,小学,应用,教学,音乐

浅谈音乐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遵循教学对象重感知,轻理性特点,教学方法中有效添加音乐元素,达到改善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提升学生对诗词的认识感悟。促进学生多感官主动参与学习,在过程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构建和提升。

关键词:音乐;小学;语文;古诗词

小学古诗词教学内容是学生认知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启蒙之地。遵循儿童身心成长和发展规律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条件,教学中加入音乐学科元素,对增强情感体验、调动学习参与度、促进学生多元化全面发展等有积极作用。 一、音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 教学对象特点重感知、轻理性

对学生观察和了解,发现大部分学生喜欢有特点、有创新、有活力的学习方式。随着儿童的成长发展,其生理发育也是逐步进行的,骨骼、大脑发育、动作等都是有序发展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具有阶段性,都是由简到繁发展的,具有不可颠倒性和不可逾越性特征。在成长阶段中是先感知,再逐渐内化进行推理,最后达到更活跃的高阶思维。所以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不应刻板地恪守规则,不应强制性地进行内容教学,而是在教学中运用孩子的心理特点为他们提供知识,在过程中体验、感悟,构建学习能力。 2、教学方法需要添加音乐元素

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则应回归古诗词本性,回归古诗词的音乐灵活性,让学生快乐学习。让古诗词在学生身上呈现活记趣背、乐记乐背的效果。由于儿童的思维在发展中不断活跃,更多也会表现在肢体语言上。在儿童的成长期,孩子有重感知、轻理性的独特之处,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会有学生激情四射、扬声拍案来表达他们的感情。教学方法中加入音乐元素,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创造良好课堂气氛,增加学生情感体验,拓展学生审美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二、音乐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1、改善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效果

现代小学语文古诗词课堂常用的背诵方式也就是默背和朗读背诵。默背调动的感官少,效果不明显:一字一拍,单调乏味,节奏千篇一律。而用吟唱法来识记古诗词,可以通过文字和声音对大脑皮层形成多种刺激,有力地激发大脑的想象力,从而促进记忆的敏捷性、准确性和持续性。所以这种方法是符合记忆规律,既快捷而又高效的方法。比如说,在苏少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中,就将古诗《游子吟》通过演唱形式给演变出来。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将古诗唱出来,用竖笛乐器把乐谱奏出来的形式,来加强学生的记忆效果,让他们更好地进行古诗词板块内容的理解学习。

2、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

教育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厚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度,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动力。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音乐介入最重要的是丰富了小学古诗词教学形式。教师运用音乐,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世界,改变了遇到古诗词就用有感情的诵读的方法,给学生在古诗词课堂上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增加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情感


体验,让师生从原本琐碎枯燥的文字学习中解脱出来,改变教师传统的古代诗词教学方法。摆脱了心理包袱,同时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达到课亦始,趣亦生;课进行,趣渐浓;课结束,趣犹存之境界。 比如在《出塞》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热情,可以将与主题类似的歌曲在课堂上范唱。比如说精忠报国这首歌曲就非常适合其古诗的意境,同时通过音乐的播放,再配合学生们共同进行朗读,学生也可以感受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3、提升学生对诗词的认识感悟

学生对诗词的认识感悟,往往来自于对诗词的鉴赏,这也就关系到学生们对诗词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在《教育大辞典》中的解释: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抽象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它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它的进行有赖于感知、表象、理解、联想、想象、情感等心理因素的共同参与。而我国古诗词宝库巨大,各种风格的诗词创造了丰富的意境,尤其是那些具有想象的诗词作品,其不论是语言价值还是美学价值都值得学生去细细品读。而在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曾指出: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古诗词文化属性相同的音乐来进行教学,从而提高小学生对诗词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净化心灵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比如说在教学《赋得古原草送别》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可以对古诗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感悟,可以适当的结合其中的韵味,为学生挑选一些具有深厚传统文化的乐器,并为学生在课堂上播放。如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古筝、古琴、琵琶等乐曲,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下进行教学。而这些乐器所营造出的意蕴,也能够促进学生对古诗词以及传统文化的认识。

总的来说,想要让音乐更好的运用在小学古诗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从古诗词的内涵与特点角度进行分析,并选择适当的音乐,或是唱奏念白烘托内涵、或是引导学生产生更深刻的记忆,都要保障好音乐本身与古诗词的契合点。同时教师更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学生实际的特点,去应用音乐素材,这样才可以让音乐、古诗、学生三者处于一个持续的联动状态,诱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氛围更加生动有趣,这样学生才会对古诗词产生更多的关注,并获得更加高效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秧秧.古诗词吟唱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结合[J].戏剧之家,2020(12):180. [2]王永芳.情景教学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20(07):157. [3]李艳.音乐辅助古诗词吟诵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2020,36(01):71-75.

贵州省2018年中小学教师课题式研修专项课题

《农村中小学竖笛教学有效策略实践研究》课题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d85c3b00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f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