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与农耕文化

2022-08-05 03:5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七夕节与农耕文化》,欢迎阅读!
七夕节,农耕,文化

七夕节与农耕文化

作者:董蔚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8年第8



“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姑娘们,乞巧来,银河上面天门开。天门开,云儿摆,我把巧娘请下来。好牛郎,喂金牛,年年夏收大丰收。种庄稼,念文章,五谷瓜果满山庄。我给巧娘献梨瓜,巧娘教我剪梅花。我给巧娘献红枣,巧娘教我缝棉袄;我给巧娘献柿子,巧娘教我缝被子;我给巧娘献苹果,巧娘教我蒸馍馍。”这些娓娓道来的诗词和歌谣,属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中国古代的妇女节———七夕节。

七夕节的来历

七夕节,也叫乞巧节和七姐诞,指每年农历七月初七那一天。近些年,也有人称它是中国人的情人节。谈到七夕节,自然要谈它的来历。

关于七夕节的来历,从史料记载来看,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反映的是农耕社会的人们对上天的崇拜和对手工技艺的渴望。谈到七夕节,自然少不了谈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据说这个故事是晋代人根据汉代的真实故事而编写的,后来被列入教育后人的《二十四孝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现在的湖北省孝感市。孝感的地名也因此而来。牛郎与织女的故事使七夕节的内涵更加丰富。

关于牛郎与织女的故事, 大概情节是这样的:牛郎卖身葬父的行为感动了王母娘娘的小女儿七仙女,于是,小仙女不惜违背天条,下凡到人间,并通过老牛的帮助, 在槐荫树下与牛郎结为夫妻,不仅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精湛的纺织技艺帮丈夫还清了债务,还生下了一双可爱的儿女。后来,仙女私自下凡一事被王母发现,于是仙女被抓回天宫。为了追回织女,老牛牺牲了自己,让牛郎披上自己的皮,挑着两个孩子一路追到天上。没想到,狠心的王母却用银簪划出了一道银河, 将他们分隔在河的两岸。于是,牛郎和织女,一个化为牵牛星(民间也叫“扁担星”),一个化为织女星。王母娘娘只允许他们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在鹊桥上相见一次。据说,为了牛郎和织女顺利见面,这一天,所有的喜鹊都会飞到银河去架桥。后来,人们将分居的夫妻或者是相爱的人相见叫作鹊桥相会, 也是源于这个故事。

七夕节:中国农耕文化的经典图式

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反映了我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家庭结构关系与经济生活状况, 也反映了传统农业社会中男耕女织的家庭分工模式,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劳动观(勤劳协作)、家庭观(对上孝敬老人,夫妻同甘共苦,对下抚养孩子)和爱情观(相亲相爱、忠贞不渝)。

有一种说法,“男耕女织” 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基础或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

不管是先有这个凄美的故事, 还是先有星宿的命名, 从故事中两位主人公和两个星宿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们与农耕文化的密切关系。人们将天空中的星宿(牵牛星和织女星)拟人化为农耕社会中的一分子(牛郎和织女),源于人们对上天的膜拜。在科技水平低下的情况下,人们看天吃饭,以天象决定自己的农耕活动和生活方式, 也以天象来占卜农业收成。比方说,如果七夕这天晚上银河发昏,说明收成一定会好,粮价一定会高;如果银河发亮,则说明收成一定会减少,粮价一定会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 牛郎与织女的爱情故事深深地融入了乞巧节。每到农历七月初七这天晚上,女人们就会来到庭院里, 摆上生长茂盛并且多籽的瓜果,供上用五彩纸剪制的衣鞋,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 乞求有瓜果麦豆保护神和丰收神之称的织女,保佑自己心灵手巧,有个好容颜,嫁个好


郎君;能够多子多孙,多福多寿;还乞求丰产丰收,让夫君的辛勤劳动有个好的回报,生活会更加美好。

七夕节的民俗活动

早在2006 5 20 日,七夕节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见,七夕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传承意义, 作为传统节日的具体载体,各地的民俗活动可以说丰富多彩。

可以说, 七夕节是在中国农耕文化特有的土壤里发展起来的。不管时代怎么变,其节日习俗大多都建立在农业耕作基础之上, 与古老的农耕习俗紧紧相连, 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祭田祖、报田公,为牛庆生、种生、穿针比巧和蛛网卜巧等。

七月初七,时至孟秋,收获在望,是古人庆贺秋收的吉庆日子。为了祈求天遂人愿,喜获丰收,人们在这一天,往往会祭祀田祖和报田公。

由于在农耕社会,农业生产主要靠牛耕,而牛又是牛郎和织女的红娘,为了纪念它,人们将七夕记做牛的生日,以“折花枝于角,可无灾,以面饼赏牧童”作为庆生的活动内容。

一些地方,乡民在七夕来临之前,会将绿豆、豌豆等豆类作物或麦类作物的种子放在盆中,培育成苗,作为七夕乞巧的供品,并将这种活动叫作“种生”。还有一些地方,在七夕前,在木板上铺上土、播上谷种,让其生苗;再在上面种些花木,做成农家和小村庄的模样,称之为“谷板”。这些习俗都具有浓郁的农耕文化色彩。

在“男耕女织”生产模式的影响下,纺线、织布、缝衣、纳鞋、绣花等被统称为“女工”,这些家庭手工业劳动是女性所承担的一项主要劳动。

七夕节俗中, 较为典型的活动是穿针比巧,还有蛛网卜巧等。有《乞巧》诗说:“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女工成为社会评价劳动女性的一条标准, 也逐渐成为妇女自我认知的标准。只有提高了女工技能,才会生产出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料,也才会拥有一定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

七夕“蛛网卜巧”是另一种女性常用的乞巧方式。大家都知道蜘蛛善织。女子为练就巧工妙手,就向代表喜兆的“织坛神手”蜘蛛学习,企望能从蜘蛛织网中觅寻某种经验、启发和灵感,提高纺织技艺。另外,蜘蛛是“喜子”,也被称作“喜蜘蛛”,民间有“蜘蛛集而百事喜”的俗语,蜘蛛垂线而下,寓意为“喜从天降”。

不管是穿针乞巧,还是蛛网卜巧,表现的都是女性对女工技巧的追求, 反映了女性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女工才能、证明自己的女工天赋, 以及通过展示女工技能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与心理取向。这些活动,一方面培养和训练了女性的生产技能,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乡村文化。

除了前面谈到的一些习俗外, 七夕的习俗还有很多。如,给亲戚送饼子,姑娘们清晨到草中打露水、拜仙禾、拜神菜,拜魁星、晒衣晒书、染指甲、吃巧果等。

七夕节有着很深的古代农耕文明痕迹, 蕴含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内容。牛郎与织女的传说故事渗透着重耕、重织的小农生产观念和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观念。而由这一故事形成的一系列一年一度的七夕节风俗, 既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农业的重视, 也体现了广大女性与农业社会相适应,表达了她们勤劳能干以及对平安、和谐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链接




七月孟秋流火乞巧`

农历七月有很多别名,如初秋、孟秋、肇秋、兰月、兰秋、申月、夷则、鬼月等。

所谓初秋、孟秋、肇秋都是指七月是秋天的第一个月;所谓兰月,是有些品种的兰花在七月绽放,馨香无比,因此得名;七月按十二地支属申,所以称建申之月;按十二律,则属“夷则”;至于鬼月,民间称到这个月鬼门就打开,所以七月十五中元节又被民间称为鬼节。

有两个重要的星象典故与七月有关,一个是“七月流火”,一个是“七夕”看牛郎织女相会和乞巧。

“七月流火”出自《诗经》中的句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这里的“火”指的是“大火星”,即心宿二(天蝎座α),这是一颗红色的亮星, 夏夜星空的标志。“流火”指大火星偏向西方,渐渐向地平线沉下去,意指秋天已到,天气转凉。由于《诗经》的流传,“七月流火”成为后人广泛使用的一个典故。几年前有一份报纸上出现过这样的标题:“七月流火,小心中暑”,由于作者不懂典故,把“七月流火”理解成“(公历)7 月盛夏,热得天上像下了火一般”。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星象知识要懂一些,不要想当然,以免闹出这样的笑话。至于“七夕”(七月初七),不光是星象典故,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民间的牛郎织女传说中,七夕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后来由于牛郎织女故事的深入人心, 织女又被人们当成天神中巧妇的代表,所以七月初七又成了“乞巧节”。这天晚上,姑娘媳妇们都把瓜果摆在院子里,第二天早起,如果发现有蜘蛛在上面结了网,说明乞巧成功,网织得越密,说明乞来的巧越多。正因为如此,七月又被称为巧月、瓜月。人们还发明了乞巧节吃的食品———巧果,主要材料为油、面、糖、蜜,配好后加水和成面团,手捏或用模具做成各种各样的巧果胚,再油炸或焙烤即成,典型的巧果做成七个花瓣状。

到唐代,过乞巧节的风俗已经流传到了各地,盛极一时。这个日子简直成了中国传统的妇女节,因为乞巧者主要是年轻女子,所以可称作“女儿节”。近年因为西方情人节盛行,因为牛郎织女七夕相会,七月初七又被对应成了中国的情人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dd2c6f24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