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风雪夜归人》剧评

2022-07-27 22:15: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话剧《风雪夜归人》剧评》,欢迎阅读!
风雪夜归人,剧评,话剧

浮华散尽,漫天风雪

——观《风雪夜归人》有感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一个风雪之夜,一个人踉踉跄跄地从坍塌的围墙缺口走进富家苏弘基的花园,手扶着一株枯萎了的海棠树,似在找寻他过去留在这儿的影子。

20年前,这座城市里一个出身贫寒的京剧男旦魏莲生,一个被富家赎出的烟花女子,二人因相似的遭遇走到了一起。他们相互倾诉,由怜生爱,并商定私奔,走向自由。这时,莲生从窗口摘下一枝海棠花送给了玉春。

不料这一切都被善于阿谀的小人窥见,禀报给了苏弘基。及按约出走之际,几名打手把玉春抓回,莲生则被驱逐出境。二人依依话别,从此天各一方。20年后,莲生拖着过早衰老的病体重回故土,但一切早已物是人非„„

入夏后看话剧《风雪夜归人》,心里充满期待,这会是炙热之中的一丝清凉吗?也担忧,这是一部70年前的老戏,妓女与戏子,中间横插着官僚与小人。老套的情节与人物的演绎,特别是妓女玉春这形象,带有明显说教色彩,这会不会让人感到新意乏陈而有所抵触呢?

但是,出乎意料,无论导演还是服装、舞美、音乐,都被处理得朴素熨帖;故事的主旨,美与丑、高贵和卑贱、别人手中的玩意儿和自由的解脱,都被提炼得真实,并与现实衔接得可触可摸,足可以触动有心人,而并非仅仅沦为一则怀旧的老歌,一件可以把玩的带有包浆的古董。

“这其实是‘五四’以来思想发展的一个成果:我是谁?我的个性和自我在哪里?我要怎样选择?探讨的是人的觉醒、存在价值和内心自由的问题。人的存在的意义,恰恰开始于他知道自己是什么。这是一个哲学问题。与其说戏里人物的存在超越了他们具体的社会角色,毋宁说是剧作家创造的审美符号。宋宝珍说。

编剧吴祖光化用了唐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苍茫、悠远的意境,将其融入剧名乃至全剧之中,讲述了在风雨飘摇的大时代背景下,围绕在名伶魏莲生周围数个人物的的悲欢离合。魏莲生经历过早年走红烈火烹油的繁华,也经历过最终酒阑人散的落幕时分;而他和官僚苏弘基的姨太太玉春之间的爱情故事,更是二人付出了生命代价的一阕悲歌。


这部剧中从主演,配角乃至只出现了几分钟的角色,都表演得很有节制,朴素,一点不张扬。正因为前面的表演不着痕迹,苏弘基最后那一嗓子:“玉春儿”,才格外惊心,将话剧艺术的魅力还原于“话”的本身,而不是借用外在形式过于用力的包装。

艺术从本质而言,就应该是朴素的。古老戏剧本身便是诞生在乡间朴素自然的祭祀活动之中。即使到了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时代鼎盛的话剧,大众舞台上依然是极其朴素的,而非浓墨重彩,峨冠博带。19世纪,辉煌歌剧的创作者意大利的音乐家威尔第,曾经这样说:“没有自然性和纯朴素的艺术不是艺术。从事物的本质来说,灵感产生纯朴。”朴素还是有力量的,这力量来艺术本身,也来自我们每一位席上观众对眼前艺术品的认知与融入。《风雪夜归人》如今朴素的演绎,有种返璞归真的感觉,这一种单纯反而往往最具有吸引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cf21efb3169a4517623a37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