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游日本绝句》《过马关》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2022-11-21 22:1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乙巳游日本绝句》《过马关》阅读答案对比赏析》,欢迎阅读!
马关,乙巳,绝句,日本,赏析

《乙巳游日本绝句》《过马关》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乙巳游日本绝句 [清]吴保初

万顷云涛立海滩,天风浩荡白鸥闲。 舟人哪识伤心地,为指前程是马关。 过马关

[清]康有为

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 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 【注】①吴保初,字彦复,安徽庐江人。本诗为诗人1905年东游日本途经马关时所作。②马关:在日本本洲岛西南端。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③康有为,字广厦,中国近代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1.吴保初在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示例一:运用了反衬的艺术手法。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图,以乐景衬哀情,为后两句抒发国耻之悲张本。后两句通过船夫并不知道马关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进而表达了强烈的国耻之悲。

示例二:触景生情,寓情于景。诗人航行海上,途经马关岛,不由联想到当年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国耻之悲油然而生。

解析:诗歌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写景勾画了一幅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图,但下文紧接着用伤心二字点出诗人情感,表达了强烈的国耻之悲。 2.两首诗都写到伤心和马关,二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案和解析】答案:相同,都表现了对于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的痛恨之情。吴诗通过船夫不知《马关条约》的伤痛反衬诗人对于国耻的伤心;康诗直抒胸臆,表达了《马关条约》给诗人带来的伤心。。

解析:要注意注解中有关马关的解释,并联系历史知识来作答。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倍受欺凌的祖国无限伤痛的情怀。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椎心之痛:茫茫大海浩瀚无边,大海上空白云漫卷,远望似与大海相连。浩荡强劲的海风掀起万顷波涛,涌向日本本洲岛西南的海滩。在这水天一色,苍茫空阔的云海之间,只有羽毛洁白的海鸥最为悠闲了。它不顾浪涌云飞,舒展着双翼在海天之间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是一幅多么壮阔安谧、和平安宁的海边风景!可是,谁能想象到十年前曾在此地演出一场弱肉强食的丑剧呢?诗人正凝神观赏海景时,同行的船夫指着前方说,再往前行一程就到马关了。船夫看来并不知道马关在历史上有何令人伤心的含义。

1899年康有为自美洲东归途径日本赴香港时,也写下了首绝句:碧海沉沉岛屿环,万家灯火夹青山。有人遥指旌旗处,千古伤心是马关。,委婉地抒写了丧权辱国的深痛之情。两首诗构思可谓偶合,但比较而言,吴保初诗通篇运用反衬对比,更显出深沉蕴藉、刻骨铭心的力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115f67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