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2023-02-14 12:28: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欢迎阅读!
偏差,行为,控制,社会,十二

第十二章 偏差行为与社会控制



第一节 什么是偏差行为

(一)偏差行为的概念 偏差行为:指在特定社会中社会成员不同程度地偏离了既有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也称为越轨行为、离轨行为、差异行为。

(二)偏差行为的类型

1)按照偏差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三大类:偏差习惯、偏差心理和偏差文化 偏差习惯:是指个人行为嗜好因不为社会所认可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偏差心理:是指因为心理或精神的原因导致无法进行常规的社会活动表现出来的行为。 偏差文化:是指以与社会主导文化所不同的文化表现出来的行为

2)按照行为偏离的社会行为准则:违法行为、违章行为、违规行为

违法行为: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条文的行为,保罗犯罪和未构成犯罪的违法行为。 违章行为:是指违反有关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的规章条例的行为。 违规行为:是指一切违反既定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的行为。 (三)偏差行为的功能 偏差行为的负功能:

1)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2)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3)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4)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偏差行为的正功能:

1)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规范 2)有助于加强社会团结 3)有助于社会预警 4)有助于社会进步

第二节 偏差行为的理论解释

(一)偏差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及其根本缺陷

生物学解释是从个人的生物性和生理性特征来解释偏差行为发生的原因。

生物学解释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无法区分产生偏差行为的生理因素影响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界限,也无法指出生理特征和偏差行为之间的实际联系。

(二)偏差行为的心理学解释

理学解释重视个人的精神、情绪、性格等心理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认为偏差行为是因为个人心理方面没有能力去学习和遵守有关的社会规范。

(三)偏差行为的社会学解释 1.失范理论

用社会的失范状态解释异常行为包括犯罪的理论。法国社会学家杜尔克姆最早提出失范的概念,即由于社会规范的缺乏、软弱或相互矛盾在人们之间或社会中存在的混乱状态。

2.文化传递理论的基本观点:

该理论认为偏差行为者表现出来的偏差行为是从其所处的文化环境中习得的,他们不是偏离了社会规范,而是遵循着所在团体的社会规范,他们的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他们所在团体的规范和主流的社会规范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


3.标签理论 标签理论认为,一种行为之所以被视为偏差行为,是因为社会的权利集团给这种行为贴上了偏差的标签,偏差行为只是一种被社会定义的偏差行为。



第三节 社会控制

(一)什么是社会控制 社会控制的内容:

1)对社会行为的控制 2)对社会关系的控制 3)对社会价值的控制

社会控制特点:普遍性、规范性、多重性。 社会控制的必要性:

1)社会控制的必要性首先表现在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目标不一致 2)社会控制的必要性表现在稳定各种社会关系上

3)社会控制的必要性体现在制止社会生活中各种失控现象方面 (二)社会控制的类型 1)宏观控制和微观控制

宏观控制:是指社会利用法律、政策、条令等手段对整个社会加以控制,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2)制度化控制和非制度化控制 3)外在控制和内在控制

外在控制:指利用外部社会力量促使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 4)积极性控制和消极性控制 积极性控制:指利用奖励手段来鼓励社会成员遵从社会规范,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消极性控制:指利用惩罚手段来防止社会成员的偏差行为 (三)社会控制的方式

社会控制方式:法律控制、道德控制、习俗控制、宗教控制 (四)社会控制的适度问题 所谓社会过控,是指过分强调了社会控制的一面,忽视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表达及自由要求的一面。

所谓社会失控,是指社会控制相对削弱,社会成员的自由散漫性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23d3db33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4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