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名方半夏泻心汤,你用了没效果?这5个问题弄清楚了吗?

2023-09-29 09:1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肠胃名方半夏泻心汤,你用了没效果?这5个问题弄清楚了吗?》,欢迎阅读!
泻心汤,名方,半夏,弄清,肠胃

肠胃名方半夏泻心汤,你用了没效果?这5个问题弄清楚了

吗?

半夏泻心汤被誉为“胃肠天下第一方”,使用频率非常高。但是为什么你用了没效果?因为你没有弄清楚这5个问题。

1、适用半夏泻心汤的人群体质特征是什么?

适用半夏泻心汤的这类群体,用简单的十二字来记,“唇舌红,痞而利,常溃疡,易烦躁”。

唇舌红是唇舌偏红,舌苔偏腻,而且体质状态好的人群。舌苔腻的这个腻有时可能是淡黄,有时可能是白腻的。即使是白腻,但是他舌质红,甚至可以出现黄连舌,舌老红、暗红,腻苔其实就反应了湿热的存在。

痞而利是指病人容易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或者大便黏的表现。 常溃疡是指病人可能经常有上火的情况比如口腔溃疡,或者例假前就发溃疡,或者牙龈肿痛,还要看脸上长不长痘痘。但是,他出现口腔溃疡时,我们就不是用半夏泻心汤,而是半夏泻心汤的加减。如果他当下现在没有溃疡,询问病史他说以前有溃疡,那我们就还是选用半夏泻心汤。也就是说,这一类人容易上火,容易出现溃疡。

易烦躁是指这类人描述病情时,很心急,语速很快,焦虑貌,很烦很痛苦的样子。而且,可能睡眠也不好,还有头痛等精神症状。

2、如果说其他三个特征都有,舌质红,舌苔腻,常溃疡,易烦躁,但不是“痞而利”,而是胃不舒服,比如说反酸、打嗝等也是属于消化道的症状,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也可以用半夏泻心汤?

这种情况有很多可能性。一种是也可以用。第二种是可能还要考虑其他的方证。第三种就是合用其他方剂尤其柴胡剂的可能性较高,比如说合用四逆散。还有一种情况,如果他体格非常壮实,做腹诊时,胁下比较紧,腹部比较充实,这个时候用大柴胡汤加黄连的应用概率比较高。

3、应用半夏泻心汤时有哪些需要注意或者禁忌的地方? 第一点,刚才说了适合半夏泻心汤的人体质状态好,舌唇红,那


么一个老头老太,神情枯萎,心肺功能都不好,嘴唇都是发淡的,病人一来,你就把这个方子排除掉了,就会考虑其他的方子,比如说四逆散的加味方,柴胡桂枝汤等等。

第二点是关于痞而利,就是说如果病人大便干结,那么就要考虑是否适用半夏泻心汤,当然也有可能仍然适用半夏泻心汤,但一定要加减,比如合三黄泻心汤。

第三点是关于甘草,如果遇到水肿比较明显的病人,或者病人有肾脏病时,使用甘草以及甘草类方时就需要谨慎。因为甘草就是《伤寒杂病论》里的保水剂。从现代医学来讲,它可以导致水钠潴留,特别是大剂量或者长时间的服用时。

4、对于口腔溃疡,此方和清胃散哪个效果好?

清胃散证跟半夏泻心汤证还是有区别的。半夏泻心汤证一般有大便次数或性状的改变,所以把它作为一个方证对应的应用。但不是说拉肚子就能用,而要注意是“痞而利”,这两个症状是有连带关系的,病人既有上腹部的不适,又有大便性状的下利现象,这两个症状是同时存在的。

清胃散证主要是火热在上面,可能有口腔溃疡、烦躁不得眠、牙痛等。而半夏泻心汤证往往是有下利的倾向。还有一点是半夏泻心汤证往往是有腻苔的,不管是白腻、黄腻、淡黄腻,一定有一点点腻苔。如果没有腻苔,舌头很干净,那肯定是不考虑半夏泻心汤证的。

5、甘草分为炙甘草和生甘草,在半夏泻心汤的应用当中,会不会差很多?

《伤寒论》的原文是甘草(炙),但在临床上一般是用生甘草。因为汉代的炙甘草跟我们现在药房里的炙甘草完全是不同的概念。现在药房里的炙甘草是用蜂蜜炙过,据考证汉代的炙绝对不是用蜂蜜去炮制,可能只是小炒了一下。所以临床用的是生甘草。但也可以用炙甘草,还可以炙甘草和生甘草合用。

被誉为“胃肠天下第一方”——半夏泻心汤,使用频率非常高。但如果你弄懂了这5个问题,那么就不会出现没有效果的情况,但是任何药物的选择都不应该盲目,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7b6754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