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2023-05-08 20:3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欢迎阅读!
智障,健康教育,儿童,心理

浅谈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1.全面把握,因人而异

全面了解学生和研究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和首要条件。每位智障儿童的智力迟滞程度不同,个性特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家长和学校应针对每位不同学生的情况为其选择适合他读书成长的班级。只有在适合他的班级里学习,他才能真正适应生活方式,适应生活态度,适应社会角色,适应社会活动能力,适应社会法制与道德观念,从而更好地发展。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在适应能力上达到较高的水平;同样,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人,其心理健康水平也一定较高。因此因人而异的选择一个合适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对于智障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2.及时鼓励,树立自信

智障儿童天生就有自卑的心理缺陷,他们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作为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避免正面的批评教育以减少不必要的消极刺激,使学生逐步建立自信心,使他们能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消除自卑感。

教师平时可在课堂教育中经常穿插《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同学、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良好心理素质。当然在培养的过程中要给与较多的鼓励,才能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说,班主任要在班上常常开展评比活动,可以把学生分为不同的队伍,每个星期都来比一比哪个队能做到遵守纪律,并给优胜者以物质和精神奖励。

3.培养兴趣,稳定情绪

良好的情绪和情感不仅可以促进儿童的生理健康,更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而不良情绪则会对他们的身心造成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引起精神错乱、行为失常等。而智障儿童的情绪天生就比正常儿童不稳定,比较暴躁,容易冲动,所以更加加剧了心理健康问题,在这方面要付出比正常儿童多几倍的努力。

对于智障儿童的心理教育一定要有足够的爱心、耐心。教师的爱能点燃学生进取之火,要用爱唤醒他们心中微薄的力量,多赞扬、多鼓励,充分让学生感受到爱。教师还需要耐心去教导每一位智障儿童,真正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肯定他、帮助他、理解他、信任他、让他逐步消除情绪障碍,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

同样,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能够帮助学生陶冶情操,增强生活情趣。教师可以给学生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读一些能理解的故事、诗歌、看一些有意义的电影电视等,都可以培养智障儿童的高尚品质和美德行为,这些均有稳定情绪的作用。这样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爱好,进行多方面的娱乐活动,使其在孤独烦闷的时候也可以通过自我娱乐,达到放松身心,消除烦恼的目的。

4.与人交往,挖掘潜能

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中的智障儿童,常常显示压抑、敏感、难于合作的特点。在融洽的人际关系中生活的智障儿童,则以注重学习与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流,可见,人的心态与性格直接受到与别人交往和关系状况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可适当地组织学生们参加运动会、文艺汇演、义务劳动、去商店实际购物等活动,不仅使学生们拓宽了视野,也使他们在社会、在他人面前找回了自信,发现了自己的长处,增多与人交往、与人沟通的机会。


教师除了要安排学生之间、学生与外界的交往和沟通外,教师自身也要积极和智障儿童交流,从而启发他的心智,开导他的心灵,与他真心地沟通,取得彼此的信任,为以后的教育做好铺垫。同时,教师与学生的家长更应该密切沟通,将学生在学校的最新动态和表现情况告知家长,从而促进家长与孩子的更好沟通与合作。

5.个别对待,心理辅导,

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及性格特征都各不相同,作为老师既要把握大致的心理特征,又要学会细化,深入挖掘各个儿童之间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找寻最佳解决措施。每个智障儿童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教师应该用赏识的眼光尽量去发掘孩子的闪光点,而不至于被他们的缺点蒙蔽了眼睛,让他们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而努力改变短处,取长补短达到平衡发展。

6.家校联系,共同努力

家庭和学校是智障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重要的平台。学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形式来维持和家长间的联系:家庭访问、个别交谈、家教咨询、开通电话或书信来往等。学校应常常召开家长会,家长经验交流会,专题辨析会等,还可以通过宣传栏、展览台、黑板报和陈列室,陈列与保存对家长有益的实物展品、教育书刊和辅导材料,公布本月或本周的教育活动,集体外出的照片,陈列儿童自制的绘画、纸工作品,推荐儿童读物和保教常识等等,这些很受家长的欢迎。

作为家长应该积极主动地配合学校的工作,积极与学校取得联系,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文化活动,与学生的班主任沟通交流。在家还应该和孩子积极主动地沟通,按时给孩子检查作业,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父母是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所以父母应该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为其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作出应有的贡献。

只有通过学校、家长、社会等三方面的共同协作和努力,才能取得智障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性发展,只有通过这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智障儿童才能快乐成长。智障儿童的心灵就如同得到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一样美好,我们要以真诚的爱去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要以高尚的品德去医治他们心灵的创伤,陶冶他们的情操,要用人格的雨露去洗涤精神的尘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真正地走出心灵的沼泽地,享受一片心灵的绿洲。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84e56a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