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尖教案孟子二章*愚公移山

2022-03-30 16:10: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鼎尖教案孟子二章*愚公移山》,欢迎阅读!
孟子,愚公移山,教案

《孟子》二章

鱼我所欲也

1.字音。①不为(wéi)苟得也 ②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 ③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

2.停顿及重音。①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 ②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③乡/为身死而不受,/为宫室之美/为之 ④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 ⑤是/亦不可已乎 3.通假字 1“辟”通“避”,躲避。(例句:故患有所不也) 2“辩”通“辨”,辨别。(例句:万钟则不礼义而受之) 3“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例句:今为所识穷乏者我而为之) 4“与”通“欤”,语气词。(例句:所识穷乏者得我 5“乡”通“向”,从前。(例句:为身死而不受) 4.一词多义

1)为:①乡身死而不受 (为了) ②今宫室之美 (前一个“为”,为了,介词。 ③今为宫室之美 (后一个“为”,接受,动词。

2)与:①所识穷乏者得我 (同“欤”,呢,助词。 ②蹴尔而 (给,动词。 3)得:①故不为苟 (获得,动词。)②所识穷乏者我与 (通“德”,感激,动词。 5.古今异义

1)甚,古义:超过,胜过。 今义:很,十分。(例句:所欲有于生者) 2)患,古义:祸患,灾难。今义:害(病)(例句:.故有所不辟也) 3)使,古义:假使,如果。今义:叫,让。(例句: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4)豆,古义: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今义:豆子。(例句:一箪食,一豆羹) 5)钟,古义:古代量器。今义:计时工具。(例句:万钟于我何加焉) 6.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鱼,我所欲也 “也”表示判断语气。)②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者也”表示判断。 2)倒装句 所欲有甚于生者 (状语后置句。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通假字 1“曾”通“增”,增加。(例句:曾益其所不能) 2“衡”通“横”,梗塞,阻塞,不顺。(例句:衡于虑) 3“拂”通“弼”,辅弼,辅佐。(例句:入则无法家拂士) 2.词类活用 1“苦”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痛苦。(例句:必先其心志) 2“劳”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劳累。(例句:其筋骨) 3“饿”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饥饿。(例句:饿其体肤) 4“空乏”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资财缺乏。(例句:空乏其身) ..5“乱”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颠倒错乱。(例句:行拂其所为) 6“动”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惊动。(例句:所以心忍性) 7“忍”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坚韧。(例句:所以动心性) 8“过”名词作动词。词义:犯过失,犯错误。(例句:人恒 9“入”动词作名词。词义:国内。(例句:则无法家拂士) 10“出”动词作名词。词义:国外。(例句:则无敌国外患者) 11“敌”名词作形容词。词义:敌对的。(例句:出则无国外患者) 12“生”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生存发展。(例句:然后知于忧患) 13“死”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词义:使……萎靡死亡。(例句:于安乐) 3.古今异义:

1)发,古义:被任用,被起用。今义:送出,发生等。(例句:舜于畎亩之中) 2)举,古义:被举荐,被选拔。今义:往上托,推举。(例句:傅说于版筑之间) 3)然后,古义:“然”,代词,这,“然后”,这以后。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个动作、事情紧承上



1


一个动作、事情。(例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

4)征,古义:征验,表现。今义:走远路,征求等。(例句:于色) 5)喻,古义:明白,了解。今义:说明,打比方。(例句:而后喻) 6)拂,古义:不顺;同“弼”,辅佐。今义:轻轻擦过,甩过。(例句:行乱其所为;入则无法士)

7)所以,古义: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来……)。今义:表结果关系的关联词。(例句: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特殊句式

1)被动句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发”“举”在这里都有被动的意思,“被起用”“被举荐”。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之间被选拔为相,胶鬲从鱼盐贩之中被举荐…… 2)倒装句(状语后置) ①例句:困于心,衡于虑。 “于心”“于虑”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心困,于虑衡”。即“在内心忧困,在思虑上阻塞”。翻译时可使语句更通顺些。译文:内心忧困,思虑堵塞。 ②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于畎亩之中”也是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于畎亩之中发”。译文:舜从田野之中被起用。 注意下列句子的停顿。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愚公移山

1.通假字 1“反”通“返”,返回。(例句:寒暑易节,始一焉)2“惠”通“慧”,聪明。(例句:甚矣,汝之不3“亡”通“无”,没有。(例句:河曲智叟以应) 4“厝”通“措”,放置。(例句:一朔东,一雍南) 2.词类活用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名词“箕畚”用作动词“运”的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用箕..畚。

2)吾与汝力平险 (形容词“毕”带宾语“力”,用作动词,用尽。形容词“险”充当动词“平”

的宾语,用作名词,险阻的山。 3室而谋 (聚,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聚;相当于“把……召集在一起”

4)河曲智叟笑而 (止,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止,阻止,拦阻。 5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惩,本义为“苦”,这里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 3.特殊句式

1)甚矣,汝之不惠 (倒装句。实际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 2)且焉置土石 (倒装句。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3)何苦而不平 (倒装句。疑问代词“何”充当“苦”的宾语,前置。 4.“之”字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助词,“的”。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山之一毛”“操蛇之神”等。 ②代词,“他(她)。如“笑而止之曰”等。 ③代词,代“这件事”。如“闻之”“告之于帝”等。 ③助词,起舒缓语气,调整音节作用。(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甚矣,汝之不惠”“汝心之固”等。 5“而”字在句子中的用法: ①表顺承,不译。如“聚室而谋曰”“何苦而不平”等。②表转折,译为“但”“但是”。如“而山不加增”等。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8e472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8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