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听课更有效

2024-01-17 09:5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如何听课更有效》,欢迎阅读!
听课,有效,教师,如何

聆听他人的智慧——教师如何听课更有效

有位哲人说,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够学习别人的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听课,正是教师吸纳别人长处的聪明举措,也是提升自我素养、促进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走进他人的课堂,聆听同仁的智慧,这是一种充满学术味的精神旅游。

一、我们到底如何听课 ()带着欣赏的心态听课

以何种心态去听课,往往决定听课的质量。带着欣赏的态度去听别人的课,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听课时,教师要做到“三欣赏”。

第一,欣赏授课者的处理教材艺术。看授课者是如何解读教材的,是如何挖掘教材资源的,是如何对教材进行增删剪辑的,是如何确立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是如何实现教材价值的有效利用的,等等。

第二,欣赏授课者的课堂驾驭艺术。教无定法,但教学有法,通过听课看授课者是如何组织教学的,是如何展开教学活动的,是如何进行拓展延伸的,是如何唤醒和激励学生的,是如何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提出问题的,是怎样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的,等等。

第三,欣赏授课者的语言表达艺术。教学言语是师生的心灵之约,是传情的主要手段。通过听课,我们看教师是如何运用开课语、提问语、过渡语、评价语、结课语、讲析语、描述语、解说语、高潮语、点拨语、辅导语的,看教师的语言是否变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张隐蔽为显著,发挥其有效的教学功能。

带着欣赏的心态去听课,即使有时收获的是“遗憾的艺术”,也有利于在吸取别人教训的同时成就自己,提升自己。

()带着思考的脑袋去听课

听课教师课前要熟悉所听课的教学内容,准备自己在日常课堂教学实践



中一直存在的困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在听课中,看授课教师是如何处理类似问题的,同时,带着思考的脑袋听课,能促进听课教师改变原来那种“旁观者”的身份,以积极“参与者”的角色深入课堂,关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关注问题的解决方法与程度,并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效果,从而在问题求解中主动听课,在自我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己的专业化发展。

()带着研究的眼光去听课

常言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任何一个教师的课,总会有他个人独到的地方,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只要自己善于把握机会,不断地在听课中学习别人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就一定能够很快地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

二、听课记录记什么

听课记录是听课的第一手资料,是课后进行教学反思交流的材料和依据,更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极其宝贵财富。那么如何做听课记录,听课时应记录什么呢?

()记录施教者的成功之处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在听课时首先要抱着学习取经的态度和目的,哪怕是才从学校毕业刚刚走上讲台的新老师,也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何况一般施教者都精心准备,是其才华和智慧的充分展示,一定会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我们要及时捕捉并记录下来。比如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一个巧妙的教学设计,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某一问题的独特的处理技巧,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

()记录施教者的不足之处

听课时还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中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一定会有“败笔”之处的,记录下来,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吸取教训,作重新思考设计,

1




以便在以后自己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

()记录学习者的体验见解

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但重点是学而不是教。所以记听课笔记时,不仅要关注教师的教,更要关注学生的学: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这些都是一种无比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作为以后提升教学质量的宝贵材料。

()记录学习者的困惑疑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他们会从各自角度去考虑问题,有时他们往往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和困惑,把它记录下来,这些可以促进教师寻找和探求新的方式、方法加以突破。同时,其他班级学生的困惑也许就是自己班上学生的困惑,记录下来,有利于自己在教学中关注这些问题,引起自己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的思考。

()记录听课人的闪现灵感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情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突然产生、不期而至的,若不及时记下,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所以,教师要及时记下这些“瞬间的智慧”,也许记下的是“露珠”,收获的是“海洋”。

三、听课时应该注意什么

()摆正心态 要以平和的心态听课,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去发现授课者的长

处,发现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思考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不应该带着挑剔的眼光去吹毛求疵,也不要因为上课教师资力老、名气大而全盘照抄。

()预先通知 如果是教师个别听课,要预先通知对方,征得授课教师的同意,

让对方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不要目中无人,推门直入,让授课者产生反感或不愉快的情绪。

()保持沉默 有些内容和问题虽然我们知道,而授课教师在进行引导性提问



时,听课者最好保持沉默,以免影响授课者的思路。

()遵守纪律 听课时不能迟到、早退,不要抽烟、走动、讲话、接手机,要

认真记录,专心思考,尊重授课者的劳动。

四、教师听好课的三步骤是 第一步:做好听课准备

(1)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包括态度上的准备和情绪上的准备。在态度上,听课要做到“五心”:虚心、诚心、专心、细心、公心;在情绪上,要做到精神饱满,精力集中。

(2)物质准备 听课者不能徒手进课堂,要认真准备好听课所需要的物质材料,如教科书、参考书、听课笔记、笔等。 第二步:掌握听课方法

(1)观看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者用眼睛来观看,主要涉及三方面内容:第一,观教师,主要指观教师的基本状态和教师的施教行为。第二,观学生,主要包括观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行为、学习状态等。第三,观班级,观班级的学习气氛,课堂秩序等。

(2)倾听 听课者要学会倾听。倾听包括,一是倾听教师的语言,看是科学、简明、规范、生动、得体、富有感染力和可接受性;二是倾听学生的语言,听学生是怎样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回答问题的,看学生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准确性、创新性等。

(3)记录 听课者一定要注重课堂记录,将课堂看到的、听到的、思考的主要内容做简要而有重点的记录。一份理想的听课记录应该做到以下“七记”:一记教学环节,二记问题设计,三记衔接过渡,四记细节特色,五记板书提纲,六记点评批语,七记个人思考。

第三步:重视教学反思 一节课听完后,要重视及时反思,借其长为我所用,见其短引以为鉴。也就是多想一下授课教师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又有什么不足,从中找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9678a2a45177232e60a28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