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梦龙“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2023-10-04 08:34: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冯梦龙“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欢迎阅读!
冯梦龙,文言文,阅读理解,译文,常也

冯梦龙“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阅读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子犹曰: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郑余庆素吝。一日,忽召亲朋数人会食。众皆怪之。侵晨赴之。日高,余庆方出,呼左右曰:“吩咐厨家蒸烂去毛,莫拗折项!”众相顾,以为必蒸鹅鸭之类。又久之,盘出,酱醋亦极香新。但见每人前粟饭一碗,蒸葫芦一枚,皆匿笑强进。

王罴性俭率。镇河东日,尝有台使至,罴为设食,乃裂去薄饼缘。罴曰:“耕种收获,其功已深, 造成,用力不少。尔之择选,当是未饥!”命左右撤去之。使者愕然大惭。 子犹:台使:【注释】即本文作者冯梦龙。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派出的使者。chōnɡ用杵捣去谷物的皮壳或捣碎。爨(cuàn:生火做饭。 1.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 1)众皆怪( ) 2)尝有台使至( )

2.下列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 A.余强饮三大白而 C.朝而往,暮而归

B.先天下之忧而

D.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3.下列句子中,与乃裂去薄饼缘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C.见余大喜曰(《湖心亭看雪》 4.翻译句子:

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

5.你觉得作者冯梦龙在这篇文章中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答案】

11)对……感到奇怪 2)曾经 2D 3C

B.何陋之有(《陋室铭》 D.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


4.节俭到吝啬的地步,那么即使金子玉器堆积成山,又跟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5.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毫无关系。他提倡节俭,但是反对过于吝啬。(答到节俭即可得分。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意动用法,对……感到奇怪;,古今异义,今义为品尝,古义为曾经。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例句和D项中的,表示转折关系;A项和B项中的,表示承接关系;C项中的,表示修饰关系。故选D

3.例句和C句,都是省略句,省略主语;A句是被动句,B句是倒装句,D句是判断句。故选C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然后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两句中重点的词有:则,那么;虽,即使;与……何异,跟……有什么不同。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要结合文章的议论抒情的句子分析。文章开始即表明了作者的观点,贫者,士之常也;俭者,人之性也。贫不得不俭,而俭者不必贫,故曰性也’”,说明节俭是一种品性,与生活贫穷毫无关系。然则俭不可乎?曰:吝不可耳。俭而吝,则虽堆金积玉,与乞儿何异表明作者提倡节俭,但是反对过于吝啬。 【点睛】 参考译文:

子犹说:贫穷是有志者中常有的;节俭是人的天性.贫穷了不得不节俭,但是节俭的人不一定贫穷,所以说人的天性。可是节俭不可以吗?有言道:吝啬是不可取的。节俭到吝啬的地步,那么即使金子玉器堆积成山,又跟乞丐有什么不同呢?

郑余庆平常吝啬。有一天,忽然召集几个亲戚朋友去聚集吃饭。大家都感到奇怪.早晨吩咐厨师蒸烂了去掉毛。就去赴宴。太阳升的老高了,郑余庆才出来,招呼周围的家人说:不要折断了脖子!众人相互看了看,一定是蒸鹅鸭这些东西.又过了很长时间,用盘子端了出来,酱料、醋也很清香新鲜.只见每人面前一碗米饭,一个蒸熟的葫芦,众人都偷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c72e7f70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