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浅析

2023-04-30 17:06: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浅析 》,欢迎阅读!
浅析,提问,课堂,策略,有效

有效课堂提问策略浅析

作者: 任松柏潘燕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2年第18



/任松柏

背景:我校在2012年年初开始新的课程改革,提出了“问学”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由教学到问学,由被动学到主动问。

学习是一个不断解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手段,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问题在课堂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

一、有效课堂提问的特征

1.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过程不再是把现成的知识或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需要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中主动思考、自主探究、发现知识、学会获得知识的方法,通过有效提问的引领,引导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经验来处理、加工新的信息和新的问题,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如,新兴工业区的教学中:新兴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相比,“新”在哪里?新兴工业区和传统工业区比较在特点上有什么不同?通过这些问题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课堂提问要有生活性

课堂提问不能局限于教材内容,要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生活背景中发现、挖掘与学生所学习的地理内容相适应的、包含地理学科问题的生活情境资源,引导学生发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地理知识、地理原理,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体会到地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与价值。如,当你大学毕业后开始创立一家以高技术为主的工业,你会做哪些准备?美国“硅谷”的高技术工业发展对你有什么帮助?

3.课堂提问要有层次性

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是复杂多变的,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学生受自身的阅历、知识容量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地理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知识,学生难以一下子就理解、领悟,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的办法,把一些太复杂、太难的问题设计成一组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有梯度的问题链,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地把握地理事物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最终获得对地理事物和地理规律的完整认识。如,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受到哪些区位因素的影响?意大利新兴工业区的发展和我国的温州模式有什么异同点?意大利的新兴工业区发展对我国温州有什么借鉴作用?一环连一环,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断地加深。

二、有效课堂提问的实施策略

1.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有效提问的前提是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因为,只有在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在内心才能感到安全,“知道不会被嘲笑和受指责,他们才会不怕‘露怯’,不怕


‘幼稚’,才会主动暴露自己的真问题,才会主动地参加讨论、探究或体验,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

2.及时、恰当的评价

在学生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之后,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让学生获得反馈信息,以增加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使学生获得参与感和成就感。教师对学生错误的或者不恰当的回答不能简单地否定了事,要引导学生分析回答错误的原因,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评价。在对其进行否定的同时,要挖掘其回答问题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加以肯定,冲淡学生因失败而产生的失落感,让学生获得某种尊严,体面地坐下,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修正错误、不断发展的内动力。

3.要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

一般情况下,教师在课堂提出问题之后,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能让多个学生作答。这是因为学生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要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认识和分析,对自己的思考进行验证,要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研究表明,在实验条件下教师提出问题后,至少要给学生3秒钟的时间,就可以确保不同认知水平、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教学效果会有明显提高。

4.问题的探究形式要得当

课堂提问以后的回答方式可以是个体回答,也可以是小组讨论、集体探究。面对所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个体能够凭借既有的知识、经验和思考方式与行为方式独立完成对知识的探究,这类问题就应该由学生个体回答,而其他学生可以不断地补充、完善。如果所提问题比较复杂,仅凭学生个人的力量难以完成知识的建构、探究,则需要在学习小组内或集体成员之间进行对话、协商和合作,寻找问题解决的方法和质疑异同点,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对小组汇报的质疑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讨论交流、辨析求通,最终形成新的知识,达到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的教学目的。

5.问题的难度要适宜

课堂提问要有可探究性,必须做到难易适中,问题过易和过难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问题太简单,缺乏挑战性、新颖性,会让学生觉得索然无味,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问题过难,让学生觉得可望而不可即,会产生畏难情绪而丧失探究问题的信心。只有那些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为基点、切合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课堂提问,才能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有助于学生形成“心求同而未得”的心理状态,驱使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究新知。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学情,如,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学生的生活环境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等,以增加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作者单位 任松柏:重庆市开县陈家中学 潘燕:重庆市开县太原中心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ddd592f4b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