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师范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2022-12-19 07:5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普通师范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构想》,欢迎阅读!
日语专业,师范院校,课程设置,构想,普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普通师范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构想

作者:何丽钦

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7

摘要:众所周知高校是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不同的高校都具有自己不同的特色。普通高校培养的人才大多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取向就有所不同。文章将结合在湖北师范学院的学习经历,就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构想在此做一点拙谈。 关键词:课程设置; 问题分析;课程改革 一、调查背景

湖北师范学院是以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理学为重点,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师范类高校。该校日语专业是在多年二外日语教学、公外日语教学的基础上创建的一个新专业。申报专业时的培养方案是在借鉴同类高校日语专业的模式,尤其是在英语专业体系基础上制定的。如何依托学校优势学科,使学生成为具备一定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并掌握一定实践能力的综合人才,具有较高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二、调查反馈

本次问卷调查问题共分六个方面,即: 1)截止目前,您最满意的日语课程是什么,认为哪些日语科目设置不合理。(2)您认为还需要增加哪些日语课程内容更符合社会需求及个人愿望。(3)你认为怎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日语水平。

调查显示,同学当时关注较多的问题有: 1)课程设置与所采用的教材; 2)日语等级证书考试; 3)希望增加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安排到相关企业实习。问卷显示,同学们大多希望设置商贸,旅游日语等应用性较高的课程,想更多学习符合实际需要的专业知识。 三、困难分析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日语专业应运而生。作为文学学科门类中的日语语言文学类,学制4年。一、二年级为基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从三年级起,增开了专业方向课程,但由于专业口径过于狭窄,所设置的选修科目又很少,学生只能集体选修有限的同一门课程。湖北师范学院作为二本师范类院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方面的困难主要有: 1.课程内容缺乏创新内容,实践与理论脱节。我校日语专业使用教材多选自综合性大学或外语类大学编写的教材,如一、二年级使用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编写的《新编日语》等。根据问卷调查和对该校课程设置的数据,可以看出该校日语专业以语言文学为主,课程采用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围绕语言能力的提高而设置的。虽然在高年级阶段加了经贸等专业知识课,但是不能满足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教师授课方式多以教材为主,注重单词语法,忽略了文化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容的导入,缺乏对学生进行综合知识能力的培养。由此造成了学生日语综合能力不强,知识面狭窄,就业率不高。

2.大学学习和考试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该校日语专业招收的学生多为日语零基础的学生,出于兴趣爱好选择日语专业,对于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不是十分了解,在此前提下,对于考级考证有较大需求。据调查,同级同学几乎都参加了二年级的日语专业四级考试,为之后的日语能力考试积累经验。但是教师授课中并未涉及日语方面的考试内容,大家都是通过课余时间准备的考试,个人认为这和该校日语能力一级考试通过率不高可能有一些关联。 四、解决路径

湖北师范学院日语专业课课程学分为106学分,其中,语言类课程88学分,占81.5%学科拓展类课程18学分,占18.5%。二者的比例与其他二本高校的平均比例相当。不过,从日语专业的知识结构及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考虑,在专业课学分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要精简课程,突出重点,对教学方式做必要的改革。

1)语言类课程要以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为主,强化听说训练。精读课作为主干课程,尽管学分比例偏高,还是要有一定的学分做保证。因此精读课和语言学课可不作调整。要从语言能力证书、专项技能的需求出发,提高听说课的学分比例。

专业拓展类课程要分方向教学,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要适应社会需求,就需要拓展多学科知识。问卷调查中,8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需要增加商务日语、旅游日语等实践性课程的内容。而打算读研和出国留学的学生的考虑和要求又与之不同。因此,要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2)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外语能力,适应各种交际目的的需要。可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优势,适当考虑压缩语言类课程学时,开设相关的文学和文化类选修课供学生选修。这样,学生就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潜在的就业方向,选择管理、教育等相关课程。通过系统学习,了解和掌握某一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发展前沿,以便在就业中形成较强的竞争能力。 二本院校没有名牌的头衔,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成为值得思考的问题。当前,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几乎已经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这就需要课程设置方面的有效保障。结合我校日语专业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处于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日语专业,在本科课程设置方面,语言类课程可考虑以提高语言综合能力为主、强化听说训练。而专业拓展类课程中,除了日本社会文化外,可分经贸旅游和语言文学方向教学,以拓展多学科知识,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 参考文献:

[1]金成花.高师院校零起点日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探究[J].通化師范学院学报 2007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刘学.财经院校日语专业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124.

(作者简介:何丽钦,女,湖北麻城人,硕士研究生,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文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4cd29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