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流派·作品

2022-12-25 16: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近代文学流派·作品》,欢迎阅读!
流派,近代,作品,文学



近代文学流派·作品

导读: 【汉魏六朝诗派】近代诗歌流派。首倡于邓辅纶等。主张复古,作诗追摹汉魏六朝,"墨守古法,不随时代风气为转移,虽明之前后七子无以过之也"(陈衍《近代诗钞》王门弟子杨度、杨叔姬等亦取其法,形成复古摹拟的形式主义风气。也有些诗不为所囿,有清新自立之作。王

运《圆明园词》、邓辅纶《鸿雁篇》等作

品,更是现实性很强的名篇。

【中晚唐诗派】近代诗歌流派。代表人物有樊增祥、易顺鼎等。作诗摹拟中晚唐,追求对仗工巧,词句艳丽,樊增祥自称"学诗自奁体入",易顺鼎诗"近于温李者居多"(陈衍《石遗室诗话》)。这一诗派与同光体及汉魏六朝诗派关系密切,艺术技巧上亦有一定成就。参见"同光体""汉魏六朝诗派"

【同光体】近代诗歌流派。活动于清末和辛亥革命后的一段时期,代表人物有陈三立、陈衍、沈曾植、郑孝胥等。"同光"指清代"同治""光绪"两个年号。陈衍在《石遗室诗话》中,曾把这一时期以来不专宗盛唐的诗人和作品称为"同光体"后遂为这一诗派的名称。诗论主张唐宋兼学,重点在宋,作品模仿江西诗派,曲折隐晦,生涩艰奥,多写个人身世、山水咏物;清亡以后,大都表现复辟思想,是同南社以及五四新诗对立的主要诗歌流派。

【诗界革命】清末戊戌(1898)变法前后的诗歌改良运动。由于当时笼罩文坛的是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诗歌创作崇尚黄庭坚为代表的宋代江西诗派,严重脱离社会现实。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








级改良派,认识到文学的作用,企图用文学为他们的维新运动服务,逐渐掀起这一运动。早在1868年黄遵宪就提出了"我手写我口"(《杂感》诗)的主张,而诗界革命倡导者则是夏曾佑、谭嗣同、梁启超三人。他们于戊戌变法前一两年(1896-1897)间,相约开始试作"新诗""挦撦新名词"以表现资产阶级改良思想,为改良运动服务,但因脱离传统,也脱离群众,影响不大。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国外,从事文化宣传,继续推进文学改良。他在《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开辟专栏,发表谭嗣同、康有为、黄遵宪、丘逢甲等人作品,又自撰《饮冰室诗话》,阐述其理论,诗界革命于是形成了新的规模与声势。梁启超提"能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作为诗歌创作纲领,要求取法西方,认为"得之可以陵轹千",表现了倡导者们对诗歌特征的认识与追求新思想、新事物的努力。黄遵宪不仅最早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给"诗界革命"开辟道路,且以他的诗歌创作成就被梁启超赞扬为诗界革命的一面旗帜。诗界革命冲击了封建复古主义、形式主义文学部分诗作品到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但强"旧风格"又束缚了诗歌的彻底变革。随着改良派政治上的没落,诗界革命的旗帜也就逐渐收起了。

【南社】清朝末年受同盟会影响而成立的著名进步文学团体。由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苏州。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以提倡民族气节为口号,反对清王朝专制统治,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活动中心在上海。早期参加者多为同盟会会员,如黄兴、宋教仁等,大多属于新起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4d16c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1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