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书感悟

2022-05-03 07:2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土中国读书感悟》,欢迎阅读!
乡土,中国,感悟,读书

乡土中国读书感悟

按照土地整理公司“读书年”活动要求,本月精读书目为《乡土中国》,现将读书感悟分享给大家。

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是社会学名著。本书于1947年出版,距今已有70年,书中给出的观点,即便放到今天对我们研究传统中国及乡土文化依旧不过时,十分具有指导意义。

本书认为传统农耕文化下中国社会文化形态是一种沿袭已久的社会文化形态,有相对的稳定性,不会随便随着政权和管理办法的变化而消失,因此这本书提到了中国乡土社会的很多特点,结合自己生活的亲身经历,你会发现即便到了现在,书中的很多东西讲的其实也其实不过时。因为一个社会的开展具有很长的渊源,社会形态中的特点在很长时间内会延续下来并且不会改变。虽然可能你认为现在城镇化程度高了,中国社会没那么“乡土”了。但是城镇化,只是把一个乡土社会在外表上变得城市了,而那些社会特点,仍然被延续了不少。 读到“文字下乡”的时候,我对本书的共鸣就开始深刻了,因为我的老家就农村,乡土生活,确实语言对他们更重要,而文字更像是一种多余的东西。如今仍然如此,因为语言是有情感的,所以乡音听起来才会那么的亲切,而文字的意义却没那么大的。

再多读一读什么社会中“私”的概念,想想中国这个关系社会与法治程度,不是离开了农村就没这特点了。

读一读长老统治,想一想现在一个老资历仍然可以具有的话语权,

1


这也不是只在旧时的大家族和农村家庭中具有的特点。

有很多东西你仍然能够在社会中发现它的影子,因为一个社会本来就是在不断延续它的特点的。个人觉得本书可以多读,在书中理解社会,而经历一段社会后再来读这本书,则又会有不同的感觉。这本书不但没有过时,反倒能够帮助理解“纯城市文化”以外的很多社会现象。

因此无论我们现在的现代化与西化的进程如何,乡土与传统依旧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融在了我们的骨血里,所以在很多事情的处理上,管理办法的建设上,文化的开展上都能够体现与西方的不同,我觉得身为一个中国人,需要了解一下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背后所蕴含的乡土文化,因为乡土中国就是你我成长的地方,我认为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大,也让我更加了解中国。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请自行参考使用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525fdd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