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

2022-12-09 04:50: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的运用》,欢迎阅读!
课改,语文,运用,背景,小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

的运用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图文并茂,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内容,让小学生在成长的最初阶段就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之余也要积极探索语文学科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的途径,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水平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信息技术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学生的学习能力为重点开展课堂教学,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提升而努力。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枯燥性,有的学生会抵触学习语文。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灵活结合信息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将文章内容更为直观形象地传输给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一、创设语文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促进学生的高水平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当立足于学生阅读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而这些能力都与教学情境的创设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语文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应当关注到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尚且不够成熟,具有较强的可塑造性,因此,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让学生在教学内容的引领之下融入情境之中,从而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在借助信息技术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时,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能更加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时,我借助信息技术播放了一段桂林山水美景的多媒体视频,在舒缓悠扬的乐曲中,在动情的朗读声中,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想象的思绪在空中飞扬。学生们早已身临其境了,他们的想像是丰富的,是多姿多彩的,他们都已深深地感受到桂林山水的美,学生因爱桂林山水而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也就自然流露了,无须教师太多的讲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学生的想像力在此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二、解决语文教学难点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对语文知识不够了解,由于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不足,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会存在学习能力不强的问题。对于小学某个阶段的学生而言,虽然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但在实际学习中依旧存有难度,此时若教师运用的教学方式存有一些不足之处,那么就会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从而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同时也会加大教师的教学压力。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查找资料等。同时,将知识与动态化和清晰化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对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情感以及把握文章主题有重要的帮助。

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课,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能说出诗句的意思和所要表达的感情。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师就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并结合课文内容制作课件,在上课时课件展示这首诗的历史背景:朝廷的军队已经收复了洛阳等地,长达数年的“安史之乱”即将结束,身在蜀地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后欣喜若狂,于是写下了这首诗。在学生初步理解诗意后,教师播放课前根据诗意制作的视频,学生观看后,更能深刻感受到诗人那种悲喜交加、欣喜若狂的复杂感情,对诗句的理解就水到渠成了。

三、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从当前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学生的人文关怀明显不足,而提高学生的人文观念和情感意识,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


师必须关注到的。为此,语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就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灵活的语文思维,能找到语文学习的创新方法。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当通过视频和图片内容的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能掌握历史的文化内容。

例如,在《将相和》一文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就可以根据本节课课文中的几个故事,制作一个微课视频。微课视频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通过一系列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群雄逐鹿年代的精彩故事。在播放微课视频之后,良好的课堂氛围得以营造,学生也能更深入的融入到本节课的知识之中去,感受历史知识的丰富性,在这一内容结束之后学生会通过信息技术搜集与本节课历史背景相关的内容,拓展自己的思路,这就实现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培养。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从而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从传统的被动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当然,语文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利用信息技术提高个人的教育教学能力,为学生带来更丰富更系统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武凤枝.新课改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文渊(高中)2020(7):954.

[2]渠文杰.小学语文课堂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策略探讨[J].中小学电教(),2021,(07):47-48.

[3]陆长凤.浅析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1,(06):91-92.

[4]胡佃秀.浅析互联网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中国新通信,2021,23(11):198-199.

[5]郑红亮.探讨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J].新课程(),2019,(12):15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7abf5b21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