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新人教版28语文语文

2022-03-30 16:10: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8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1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新人教版28语文语文》,欢迎阅读!
语文,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上册

公众号:惟微小筑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有一个经典故事 ,说的是有一只青蛙 ,|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 ,恰好水已经开了 ,青蛙吓坏了 ,使劲一跳 ,逃离了险境;第二次 ,青蛙犯了同样的错误 ,又掉进了那口锅里 ,同样锅里也煮着水 ,不同的 ,水没煮开 ,青蛙觉得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 !结果青蛙被煮熟了 !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 ,在温水中却死亡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求答案吧 !

二、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根底

1.读准字音 ,记准字形 ,给加点的字注音 . (shùn) 孙叔敖(áo)畎(quǎn) 傅说(yuè) 胶鬲(gé) 拂(bì)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 【发】兴起 ,指被任用 . 【畎亩】田地 . 【士】狱官 . 【市】集市 . 【入】指在国内 . 【出】指在国外 . 【敌】匹敌、相当 .

【空乏】财资缺乏 . 【行拂乱其所为】拂 ,违背 . ,扰乱 . ..【恒过】常常犯错误 . 【而后作】奋起 .文中指有所作为 . 【而后喻】了解、明白 . 3.通假字 益其所不能( "增〞)

于虑( "横〞 ,堵塞、不顺) 法家拂( "弼〞 ,辅佐) 4.一词多义 拂行拂乱其所为(违背) 法家拂( "弼〞 ,辅佐) 于舜发于畎亩之中()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死于安乐()

发舜发于畎亩之中(兴起 ,文中指被任用) 于声(显露、流露)

5.词类活用 其心志(使动用法 ,使……痛苦)

其筋骨(使动用法 ,使……劳累) 饿其体肤(使动用法 ,使……饥饿)


公众号:惟微小筑

空乏其身(使动用法 ,使……财资缺乏) 所以动心忍(动:使动用法 ,使……惊动;忍:使动用法 ,使……坚忍) 人恒过(名词作动词 ,犯错误 ,犯过失)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 . 2.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 ,提示学生把握句中的停顿及重音 .

【交流点拨】舜/发于/畎亩之中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 ,孙叔敖// ,百里奚/举于/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其心志 ,/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

4.学生结合注释 ,疏通文意 ,教师适时点拨 .

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证的 ?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 .

【交流点拨】中|心论点是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作者从个人、国|家两个方面加以论证 .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 ,以六个出身卑微 ,经过种种磨难而终于身负 "大任〞的人物为例 ,来说明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 ,同时又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提出 "困于心 ,衡于虑 ,而后作〞的观点 ,从两方面说明人要有所作为 ,成就大 ,就必须在生活、思想、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痛苦的磨炼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 ,|||后归纳出论点 .

三、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

步骤三 文本精读 深层探究

1.课文第1段开头列举六个历代名臣成才的故事 ,共同点是什么 ?

【交流点拨】①他们都是经历了一段艰难困顿的生活之后才发愤而成就一番大事业的;②他们都经历过艰苦的磨炼 ,都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

2.课文第1段哪些句子讲述的是一般人的成长历程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现在人们常说的哪些话与这个道理相同 ?

【交流点拨】句子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告诉我们 "逆境出人才〞的道理 . "自古英雄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 "书山有路勤为径 ,学海无涯苦作舟〞 "吃得苦中苦 ,方为人上人〞等与之相同 .

3.课文第2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说理的 ?

【交流点拨】第2段先提出人要有所作为、成就大业 ,还要重视人的主观因素 ,提出 "困于心 ,衡于虑 ,后作〞的观点 ,接着由个人说到国| ,指出决定国|家存亡的因素和个人能否成就大业的因素相仿 ,|||后推出论点 .

4.本文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试作具体分析 .

【交流点拨】排比和比照 .对于同一论题 ,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阐述 ,行文如江河直下 ,一泻千里 ,使文章富有气势 ,例如:第1段中的排比和最|||后一段中的比照 .

四、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陈述历史上六个著名人物从卑微到显贵的事例和有关道理 ,证明了忧患可以使人生存开展 ,安乐可以使人萎靡死亡的道理 ,鼓励人们要有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要勇于进取 ,进而获得成功 .

2.拓展延伸:


公众号:惟微小筑

"我心目中的孟子〞为话题 ,来探究一下孟子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 .

【交流点拨】①孟子是一个讲大义、有气节的人 ,他坚持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原那 ,从不阿谀奉承 ,趋炎附势 . "穷那么独善其身 ,达那么兼善天下〞说明了他的处世态度 .②孟子是一个仁义之人 . "仁政〞是他一生不懈的追求 ,他提倡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等民本思想 .③孟子是一个肩担天下的(|)家、思想家 ,他有着 "如欲平治天下 ,当今之世 ,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 .④孟子还是一个聪明机智、豪爽直率的论辩家 .

3.布置作业:

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在本课教学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先要求学生自主讨论、翻译全文 , 并根据自主学习找出重点词句 ,后由学生说出要点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 .学习课文领悟精神实质时 ,也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完成 ,到较好的效果 . 在教学过程中 , "质疑 - -探疑 - -合作解疑〞贯穿教学始终 .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 ,积极探讨问题 ,真正感受到求知的乐趣 .使许多不能解答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使许多能解答的问题在头脑中愈创造朗 .同时读也贯穿整个教学中 ,且形式多样 ,使学生在读中解难题 ,在读中获知识 ,在读中明道理 . 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点和缺乏 ,对学生的发言缺少鼓励、肯定 ,应给予适当的评价 ,让学生树立信心 ,使他们在课堂上乐于展示自我风采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尽量防止这些缺点 ,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 ,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 .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8abee020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1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