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写的瀑布相声的特点

2022-10-24 18:16: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描写的瀑布相声的特点》,欢迎阅读!
李白,瀑布,描写,相声,特点

望庐山瀑布中瀑布相声的特点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押先韵,韵脚为“烟”,“川”,“天”。现在,“直”和“尺”都是阴平调,但是在古代,它属于平声。这首诗符合近体诗的格律要求,是近体诗中的七绝。

这是一种写景诗,它能真实地再现景物的形态,这是基本要求;能把景物的神韵写出来,那才叫杰作。

李白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汉语大词典》解释,瀑布是从陡峭的陡坡或河床上倾泻下来的。远望如挂白布。如何描述?

第一句写的是香炉峰。《太平寰宇记》卷一一:“山西北香炉峰,峰顶圆,云烟聚散,形似博山香炉。”李白抓住了这座形如香炉、云雾缭绕的山峰特点,写出了它在阳光下的形态:“日照香炉生紫烟。值得一提的是,李白并没有明说这是一座山峰,而是直接把它当成了一座香炉。紫烟缭绕,宛如仙境,第一句是为了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

二、三、四是对瀑布的描写。

第二句是“看瀑布挂川”,写的是瀑布的位置和距离。“遥看”一词尤为重要,强调它只是一种远景,而不是近景。只有在很远的地方,才能看到瀑布的全貌。


这句话是暗喻,指的是前川的瀑布,就像一块布。“瀑布”一词,和前面的“香炉”一样,都是用来比喻的。李白利用了这个巧合,省略了比喻,直接用了一个“挂”字。借用当地的风光,巧夺天工,浑然天成。

布是静止的,“挂”字也是这个意思,可是瀑布是流动的,会不会有什么问题?注意这里叫“遥看”,从远处看,景色会失去细节,远望瀑布真有一种白布挂在上面的错觉。李白的用词很准确。

古代诗人大多会写前两句,但前两句就是李白创造出来的。 一尺,在唐代大约三十公分,三千尺为九百米。当然,我们不能这样读诗。“三千尺”并不是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而是用来测量李白心中的感觉。李白认为瀑布很壮观。

“飞流直下三千尺”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第一,李白用“飞流”来形容瀑布,因为瀑布的高低落差很大,瀑布也比一般的河流要湍急,所以“飞流”这个词用得非常准确。同理,“直下”是指瀑布从高处向下流淌,笔直而下,而非斜向,符合瀑布的特点。正是因为“飞流”的速度,“直下”的角度,以及“三千尺”的落差,才能让第四句的气势自然而然地积累起来。

“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比喻,“疑是”是“似”。根据《汉语大词典》的说法,银河指的是晴朗的夜晚天空中出现的一条银白色的光带。九天,指的是天空的最高处。

“瀑布”与“银河”之间,有着天壤之别。一条小小的瀑布,李白却用浩瀚的星空来比喻,让整首诗显得气势磅礴。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e3762f55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