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零人生诗词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2-09-08 00:11: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飘零人生诗词路阅读练习及答案》,欢迎阅读!
飘零,诗词,练习,答案,人生

飘零人生诗词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很多人问我学诗词有什么用,这的确不像经商炒股,能直接看到结果。”叶嘉莹先生清音平缓,清澈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清高,方正的下颌突显出她的刚强。“钟嵘在《诗品》序言中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人心有所感才写诗。‘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身处贫困卑贱之中,安分守己,不为外物所动;独处时有诗为伴,陶渊明、杜甫、苏东坡、辛弃疾,都在你的眼前……”

有人问,您少年时读《论语》中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不甚明了“道”是什么,现在能总结出来么?她说,“人生最重要的是保持自己的真心性,心灵的一片清净洁白。” 不知不觉,回到大陆教书已经30年了。去年12月,她在南开大学小礼堂开了4次关于古典诗词的大讲。讲到温庭筠的《菩萨蛮》时她转过身,望着台下莘莘学子说:“古诗词这么美好的一份珍宝,我多么希望你们能看见。”

有人说,叶嘉莹站在那里,就是一首活生生的诗。然而,这首诗却因内含着苦难挫折的创伤内涵。

194912月,叶嘉莹的丈夫因白色恐怖被捕。次年夏,她也因白色恐怖被捕,不得不携着尚未断奶的女儿一同入狱。所幸不久即获释出,在台南一所私立女中找到一个教书的工作,后又经人介绍进入台湾大学教书。她的先生被关了

3年,直到1952年才被从监狱里放出来。次年叶嘉莹生下了小女儿言慧,那时她长女不过五岁,家务负担很重。有一年她同时兼了四个班的国文课,加上作业批改,自然极为疲累。兼之那时她染上了气喘病,一呼一息间胸腔都隐隐作痛,感情上亦不顺遂,丈夫出狱后性情大变、动辄暴怒,精神上的压抑一直是她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最痛苦时,叶嘉莹想过用煤气结束生命。但为了老父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极尽忍耐,以平静示人。 现实渐渐磨掉她创作和读诗词的心力,此后近10年时间她的创作量微乎其微。”那时我终于被逼出一个自求脱苦的方法,就是把自己一部分精神感情完全杀死,这是使我仍能承受一切折磨而可以勉强活下去的惟一方法。”那时她常常记起的词句,乃是王国维先生用东坡韵咏杨花的《水龙吟》开头两句:“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她仿佛觉得自己也如静安先生所咏的杨花一样,尚未开花,便已飘扬零落。

1976324日,结婚不足3年的女儿言言与女婿永廷发生车祸双双殒命。她把自己关在家中,拒绝一切友人的问候。因为任何人的关怀,都会引发悲哀。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有谁能比她体会更深?

然而叶嘉莹还有十分坚韧的一面,无论内心多么忧 苦,也能保持一贯和愉平静的风度,因此她在讲课时,总能保持着精神的饱满飞扬。在她众多的诗词作品中,她从未批判过命运对她的不公,她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肯定生命的无常。她说,我在极痛之余,才有了彻底的觉悟,对庄子的“逍遥无待”与“游刃不伤”的境界,也有了一些体悟。两年之后,她毅然收拾行囊,只身回国教书,一教就是三十多年。


叶嘉莹说:“我时常记起我的老师顾随先生说过的话:‘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现之体验过乐现之生活。’我当时对此并无深刻的了解。但如今当我经历了一生的忧苦患难之后,我想我对这两句话确实有了一点体悟。一个人只有在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无常以后,才真正会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

叶嘉莹形容自己是受了 “旧道德、新知识”教育的人。这让她形成了遇事退让、不争的性格气质,但该做的事她极力做到最好。“我现在已经归来啦。”此前她一直两地奔波讲课的叶嘉莹说,“回想我这一生,实在是幸运的。现在南开就是我的家,我的根就在中国。” 相关链接

①叶嘉莹,一个诗一样的女人,有着最清纯热烈的情感,最灵动敏捷的才思,却被无情地禁锢在旧道德现念的束缚中。能慰藉姓心灵的,惟有诗词。诗词成了她精神悲苦时能够顽强撑下去的精神支柱!

她的人生,最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生命中的独特内涵,任凭千摧百折,任凭万般磨难,依然不改其韧、其柔、其真。央视访谈录

②“我以前的苦难是非常多的,可是我现在觉得,我真正的寄托、我的心意是在传承。 ”谈及诗歌,叶嘉莹五得有点激动,她表示,古人留下了这么多美好的诗篇,诗篇里面有这么多美好的灵魂,有美好的致意和愿望,我要尽我的力量,把我所知道的,我所体会的,说给年轻的人知道。

叶嘉莹还多次真诚表态,“如果我没有尽到我的 责任,我觉得是上对其千古以上的诗人,

下对不起未来的学者。”叶嘉莹90岁感怀:一任流年似水东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A.叶嘉莹先生回到大陆教书后,在南开大学小礼堂开了4 次关于温庭筠古典诗词的大讲,希望莘莘学子能保有对古诗词的一份美好与珍视。

B.残酷的现实渐渐磨掉了叶嘉莹创作的心力,以致有近10年时间她几乎没有新作。彼时的她仿如静安先生所咏杨花一般,尚未开花便已飘扬零落。

C.建国初期,丈夫被捕入狱,两幼女嗷嗷待哺,工作上疲累不堪,感情上不顺...... 面对现实,叶嘉莹常以王国维用东坡韵咏杨花的词句聊以自慰。

D.尽管饱受命运的无情捉弄,然而叶嘉莹始终能保持表面上一贯和愉平静的风度。作品中她从未批判过命运的不公,讲课时也总能保持着精神的饱满飞扬。


E.在经历了一生的忧苦患难以后,叶嘉莹看透了小我的狭隘与无常,认为应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一种人生境界。

2叶嘉莹先生认为如何能写出好诗词?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

3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有谁能比她叶嘉莹体会更深?”缘何有此一说?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6

4叶嘉莹先生的人生,最充分体现了中国女性生命中的独特内涵,任凭千摧百 折,任凭万般磨难,依然不改其韧、其柔、其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8 1EB

2人心有所感,才能使性情摇荡,有所阐发;安分守己,不为外物所动,方能与诗为伴;能保持自己的真心性,才能写出绝美纯真诗词。

3生计艰难;繁重的生活压力致其体弱多病;情感压抑;丈夫性情大变致其情感不顺遂家庭变故;至亲的殒命致其精神悲哀。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ed3fd0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a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