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

2022-09-25 07:1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12课《唐诗五首--野望》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人教,唐诗,单元,语文

《野望》 教案设计

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初级中学 边庆霞

教材分析

《野望》是隋末唐初诗人王绩的作品||。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在闲逸的情调||,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是王绩的代表作||,也是现存唐诗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教会学生诵读||,让学生在吟咏之中加深理解||,熟读成诵||

2 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思想||

3 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体会诗的意境||,领会诗所表达的深刻的思想感情||,了解诗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过程与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了解中国古典诗歌中蕴藏的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熟读||,背诵并默写五首诗||,在反复诵读中||,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体会唐诗的意境美、语言美|| 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 教学突破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另外采用启发、诱导、排疑解惑||,要讲得精练||,讲到点子上||,使学生能有充裕的时间说出自己的体会|| 教学设想

以诵读贯穿学诗的全过程||,创造浓郁的学诗的气氛||。通过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使学生加深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并巩固对诗句的记忆||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再造想象的能力和联想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 2.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预习解决生字词||,读通诗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3


一、导入新课||,激趣引思

诗歌是最高的语言艺术||。诗歌常常用最精炼的语言来展示世界的万千气象||,形象而含蓄地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怎样才能学好呢?或者说如何透过精炼含蓄的语言来准确把握诗歌的蕴含呢?现在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走进诗歌优美的意境||,来品味我国唐朝诗歌的艺术健力吧!

二、认识作者

王绩(590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隋末举孝廉||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丞||。时天下大乱||,弃官还故乡||。唐武德||,诏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躬耕东皋||,自号“东皋子”||性简傲||,嗜酒||,能饮五斗||,自作《五斗先生传》 ||,撰 《酒经》 《酒谱》 ||。其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律体滥觞于六朝||,而成型于隋唐之际||,无功实为先声||

三、反复诵读||,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熟读古诗||,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东皋gāo dú) 崔颢hào 萋萋qī) 然(yān ..2.加强诵读

1)教师朗读或学生听录音||2)学生自读||,初步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指名学生读||,要读出思想感情||,齐读诗歌||

3.创作背景和意境情感

王绩入唐后以秘书省正字待诏门下省||,不久辞官还乡||。贞观中出为太乐丞||,旋又告||。此诗在秋日傍晚十分||,诗人遥望山野||,看到一派秋意颇浓的山野景色||,看到放牧和打猎的人各自随愿而归||,不禁怀念起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全诗于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情时写下的||

四.分析理解||,师生探究

1.本诗的前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2.诗中写景||,讲究形与色、动与静、人与物、情与景的结合||,试以此赏析《野望》的颔联和颈联||

明确:颔联和颈联的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猎马带禽归||”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

3.怎样理解结尾两句?

明确: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五、课堂小结

《野望》这首诗写的是山野秋景||。全诗于萧瑟怡静的景色描写中流露出孤独抑郁的心||,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六.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这两首古诗||||

2/3


板书设计

野望 王绩

前两句:独自徘徊 百无聊赖、彷徨

中间四句:遥望山野景色

最后两句:孤独无依 追怀古代隐士

孤独抑郁的心情

3/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ef98370a4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