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陶杯”《浅谈一年级学生如何开始学古诗》

2022-04-18 20: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师陶杯”《浅谈一年级学生如何开始学古诗》》,欢迎阅读!
古诗,年级,开始,如何,学生



浅谈一年级学生如何开始学古诗

——以部编版教材《画》和《静夜思》为例



随着教材的变更,古诗词在小学教材中的比重增加,古诗词的教学也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两篇诗词课文的教学实例,浅谈了在古诗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和运用。

关键字:一年级;古诗;教学;部编版

一、引言

古诗词在中华文化中一直是一个重要的值得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历史如何变迁,古诗词在中华文化长流中总能留存下来,闪烁属于它的熠熠星光。么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学习古诗词必然是一种直接而又不可缺少的。因此,小学的教材成为了传承和学习古诗词最好的载体和媒介。

二、教材的变更

随着时间的推移,20199月,全国陆续推行部编版的语文教材,原版本将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如今推行的部编版语文教材,在一年级中已经投入使用,与原来使用的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有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传统文化方面的篇目明显:从一年级开始就已经要求学生开始学习古诗文,而且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小学六年,完整的12册教材中共选优秀古诗文124篇,占据所有课文编选中的的30%,可见新教材在古诗词这一方面非常注重。

一年级上册的部编版教材中,语文园地编入了《咏鹅》(骆宾王)《悯农(其二)(李绅)《古朗月行(节选)(李白)和《风》(李桥)这几首诗词,然是语文园地中的诗词往往以欣赏积累为主,并不作重点学习考察要求,真正要求学习的古诗有两首,其一汉乐府的《江南》,其二是《画》

一年级下册的部编版教材中语文园地编入了《春晓》(孟浩然)《赠汪伦》(李白)《寻隐者不遇》(贾岛)《画鸡》(唐寅),而单独作为课文出现的就有三首,其一为李白的《静夜思》,其二、三是《古诗二首》中白居易的《池上》和杨万里的《小池》。如此一罗列,我们可以清晰可见,一年级时,学生已经对不少古诗进行了接触和学习。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们在上一年级之前,大部分家长已经让学生们背诵了不少古诗,教材中的古诗多为朗朗上口的经典古诗,不好学生已经倒背如流,如此一来,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如何设计在课堂上的教学就成为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和考验。

教材中的每首古诗都有其独特性,想要让学生们对所学的古诗有所收获,能够为中高年级深入学习古诗而打下良好的基础,那么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古诗的特点,在字里行间能够作者的情感,在遣词造句上所有领悟和运用,能在






书声琅琅中体味古诗词独特的韵律之美……

三、教学应用

一年级的孩子天真懵懂,大多时候是好动且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特点,把古诗词课堂上得更有趣生动。所谓,想抓住学生的“心”,就要先抓住学生的“胃”,也就是学生的兴趣所在。接下来,我以一年级上册的《画》和一年级下册的《静夜思》的课堂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1、以《画》为例

《画》是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一课,需要明确的是,第五单元是识字单元,也就是这个单元的重点是识字,所以这一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认识本课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借助拼音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认识2个偏旁;了解“远”—“近”“有”—“无”“来”—“去”这几组反义词,懂得这首诗的大意,明白这首诗是讲的一幅山水画。

这是一幅描述山水的五言绝句,但更是一首谜语诗。说道谜语,孩子一下子就会高兴和感兴趣。但这不算我们接触到的第一个谜语,在此之前,语文园地一中识字加油站里出现了一个谜语(一片两片三四片……都不见。随即我就带着学生们回顾当时课堂上的情景,并让他们说一说猜字谜的方法,一来回顾旧识,回忆猜字谜的方法,总结知识点;二来可以锻炼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引出今天要学的谜语诗,同时要求孩子猜准字谜。之后,自然而然引出生字的教学,在生字中,感受课文中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一年级的孩子即使在课堂上,一般也会选择更加关注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生动的、有趣的事物,这个时候,我就用动作展现这三组反义词的含义,如:讲“远”就走到教室门口,离学生们距离较远的地方,讲解“近”走到学生身边,靠得近近的,再让学生们说一说比一比同学之间距离的远近。以情境的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比起一味地讲解一个生字来说,有趣多了,效果也好多了。

在学习诗的内容时,以课文插画为背景,让学生们猜一猜,为什么很远的地方看山还有颜色呢?为什么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却没有一点声音呢?为什么我们现在明明已经是秋天了,这几朵花怎么还在呢?为什么我们教室里老师和这么多小朋友又是说话又是走来走去的,这漂亮的小鸟怎么还不害怕得飞走呢?在这些问题中,我引导着学生们说出不同的想法来,如此一来,诗谜答案变得花样百出、扑朔迷离,但当我要求学生们把所有的问句都融入在一个答案中,即,答案要满足上面四个条件(对应诗的四句诗),这就成了一个难点。课堂设置一定的难点是必要的,这个难点可以激发学生们的讨论,我抓住学生们的好奇心,学生们讨论出来的、容易理解和接受的结论和发现,老师再以此总结归纳,这就让课堂一下子变得生动起来。如果按照一般的诵读为主教学,那么,即使孩子们读得再多再流畅,那也无法抓住课文的精髓。当然,诵读是非常有必要的,给学生范读,带着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诵读,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古诗中蕴含的韵律之美能够很好的让孩子们感受到。理解、感受、诵读,三合一教学,让孩子们沉浸在一幅美丽的画卷中。






2、以《静夜思》为例

在学生们已经感受不少古诗的美丽之后,在一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中出现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静夜思》,这其实是教材中第一篇以课文板块出现的诗,不禁让人想到,这难道要学生们理解诗人那思念故乡的孤寂感情吗?这就无疑是在为难孩子们了,毕竟还是还不过是八九岁的孩子,想要深入理解这样一首游子思乡的五言诗,并不符合将这首诗选入一年级教材的初衷。那么如何教学这一篇几乎人人都会背诵的古诗呢?这个时候作为老师,设计这堂课就要另寻他处、别出心裁了。

首先,在引入课题时,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音乐背景下,观看了一组符合诗句的赏月场景图,同时简单介绍李白,告诉学生,这位李白也很喜欢看月亮,还喜欢写诗,这才引出这首在看月亮的时候写下的诗,让学生们带入这样一个环境中。

其次,通过范读和练习,让学生在读准字音的情况下,读出这首古诗特有的节奏。这方面虽然被我设为重点,但我并没有花大量的时间,一来学生们有一定的读诗基础,二来,学生们也都会背诵。我利用孩子们的争强好胜心理,当堂利用比赛形式,调用孩子们的积极性,师生比、生生比,有趣又有用。

再次就是生字问题了,出了前后鼻音强调之外,在生字中我额外挑选一下关键字的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让之后的课文讲解更加顺畅。

最后就是课文内容,这是最难的。这一课的教材上的插画是轮夜色中的圆月,此外我按照古诗的意境找了不少的图片,利用图片大体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诗意。这首诗语言精练,在个别字词的讲解下简单理解并不难。难得是三个地方:1.受诗人用词精练,例如“疑”这需要联系诗句解释理解。2.诗人孤寂的心情。抓住“霜”这个字,利用满地秋霜、冬雪一类图片,先让学生直观感受“冷”和“静”,再感受床头满地“霜”的诗人此刻心情一定不好,适当提示用“忧愁”一类的词,最后引出为什么诗人孤寂,这就非常自然了。3.诗人的思乡之情。这也就讲解了诗人为什么“孤寂”。通过抓“举头”“低头”“思”三个字词,引导学生思考李白在“举头”看到明月后,“低头”会想什么呢?利用插画,让孩子们展开想象,初步体会诗人看到了月亮想到了家乡。

带着这种深入其境的状态和心情,带着学生们再次朗读古诗,这会有更深的感悟。



参考文献:

1.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如何使学生入境?》 筝,广州市天河区华景小学 2.《小学语文古诗词情境教学研究》王秋月,扬州大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0c286f73fe910ef12d2af90242a8956aecaa0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