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赏析-《鄂州南楼书事》原文译文习题

2022-12-09 23:1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诗赏析-《鄂州南楼书事》原文译文习题》,欢迎阅读!
南楼,鄂州,译文,唐诗,赏析

《鄂州南楼书事》原文|译文|习题

《鄂州南楼书事》'这首诗描写的是夏夜登楼眺望的情景。“明月”在诗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因为有朗朗的明月,才能在朦胧中看到难以区别的山水一色的景象,才知道闻见的花香是十里芰荷散发的芬芳。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鄂州南楼书事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查看。



宋代:黄庭坚

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 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楼一味凉。 译文

站在南楼上靠着栏杆向四周远望,只见山色和水色连接在一起,辽阔的水面上菱角、

花盛开,飘来阵阵香气。清风明月没有人看管自由自在,月光融入清风从南面吹来,使人感到一片凉爽和惬意。

注释

⑴鄂(è)州:在今湖北省武汉、黄石一带。南楼:在武昌蛇山顶。 ⑵.四顾:向四周望去。山光、水光:山色、水色。 ⑶凭栏:靠着栏杆。十里:形容水面辽阔。芰(jì):菱角。 ⑷并:合并在一起。一味凉:一片凉意。

(1)结合诗句,简析“接”、“香”字的作用。(4) (2)末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




参考答案

.(1)写登临纵目之所见,境界阔大。表达出月下景物的特殊魅力。又极具动感和比拟效

果。“接”字写出山川相缪的壮丽景色,接着写夜色中的十里风荷,其特色不在视觉形象,而且清香四溢,着一“香”字而境界全出。(4)

(2)诗人巧妙地运用了通感(或比拟)的手法,借一“凉”字点明了他在山水间逍遥自适的心

境。无论是视觉之“光”,还是嗅觉之“香”,均并作一种“清凉”之感,既切合夏日“追凉”,又蕴涵着玄思理趣。(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

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4a995e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