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04-01 02:41: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欢迎阅读!
就业问题,残疾人,对策,现状,我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我国残疾人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任光斌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3年第05

摘要:就业关系着民生,关系着残疾人的保障,更对社会文明的进步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针对我国残疾人就业现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明确影响残疾人就业问题的主要因素是残疾人服务体系,并尝试性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从而提升残疾人就业率,提升残疾人保障体系的力度。

关键词:残疾人;就业;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01

就业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更是关系着民生,针对残疾人来讲更具有意义。残疾人成功就业,不仅能解决一系列经济问题,降低家庭负担,而且在通过自身劳动的过程中会越来越得到社会与他人的认同与尊重。因此,残疾人成功就业更加彰显了残疾人的价值。另外,残疾人就业率的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我国残疾人就业的现状以及问题

1.残疾人就业增长乏力。根据残疾事业统计报告的相关数据来进行分析,我国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从2001年开始到2010年结束呈上升的趋势,增加了324万残疾人的就业机会,并且农村稳定就业人数从2001年开始到2010年增长了1749万人次。但是仔细针对各个年份的增长态势来进行分析,无论是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的数量,还是农村稳定就业的残疾人数量,还没有达到持续增长的态势。因此,从各方面数据来分析,我国残疾人就业在持续增长方面还比较乏力。尤其是2007年城镇新安排残疾人就业虽然高达了39.2万人,但是2007年到2010年这三年中均有下降的趋势。

2.残疾人就业形势不乐观。从《中国残疾人状况以及小康进程》相关数据来分析,20072010年,城镇非残疾人失业态势较为平稳,但是残疾人失业率就有上升的趋势。虽然在2010年残疾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与之前的相比都有大幅度的下降,但是还是高于非残疾人失业率。因此,从目前的数据来看,残疾人的就业形式不是很乐观。

3.残疾人就业的主要形式是个体就业。我国在针对残疾人就业形式进行促进的方式主要有:集中安排就业、根据比例就业、鼓励残疾人个体创业。从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相关数据来分析,通过集中安排就业的方式来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的比例是30%,而根据比例进行就业的形式比例则是25%,残疾人个体就业形式的比例则高达45%,由此可见,个体就业的方式是目前最主要的残疾人就业形式,明显高于另外两种形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574e9f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2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