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高俅的四字词语

2022-08-21 07:11: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描写高俅的四字词语》,欢迎阅读!
四字,词语,描写,高俅的

描写高俅的四字词语

宋哲宗皇帝在位时,东京汴梁宣武军,有一个破落子弟户,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舞枪弄棒,尤其是踢得好脚气球。

京师人不称其为高二,而都叫他“高球”。后来发迹,便将球字去了王旁,添做“立人”,改为高俅。

从名字便可见高俅的球艺不凡。端王是个聪明俊俏的人物,也喜风流。

对于民间的玩物,无一不晓,无一不会,更无不喜爱。即如琴棋书画,无所不同;踢球打弹,品竹调丝,吹弹歌舞,自是不在话下。

这里可见端王的球艺是很不错的,高俅既然能得到他的称赞,可见水平很高。高俅,北宋末年权臣,宋徽宗时期的官员,汴京(今河南开封)人。

《水浒传》的主要反派人物,他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功底,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对中国皇帝宋徽宗百般讨好,迎合徽宗好名贪功的喜好。 高俅管理禁军,在军队训练上玩了不少花架子。扩展资料:《水浒传》中的高俅是个十足的反面人物,奸诈毒辣,卑鄙无耻。

120回《水浒传》结束,108 条梁山好汉被高俅阴谋陷害几近死绝。他本出身于市井,因为,其蹴鞠技艺高超被端王看上,在身边伺候。

此后不久,端王继位做了皇帝高俅的好日子也就来了,一路高升,坐到了太尉的高座。他最先陷害的是林冲,其心思之缜密,计谋之精妙让人瞠目结舌。

到了前一百二十回的故事结束,基本上一百单八位梁山好汉都栽在了他手里,死的死,逃的逃。毒辣之程度,让人印象深刻。

其实,在真正的历史上,高俅确有其人,但是,跟书中的高俅差别不是一点半点。宋《挥麈后录》中载,真正的高俅曾经是苏轼身边负责写写抄抄的小史,毛笔字写的漂亮不说,还擅长文学上的诗词歌赋,武术方面也颇有功底。

而蹴鞠,不过是他众多擅长的专长的其中之一而已。高俅最开始得以接近高官,最要感谢的是苏轼。

对于苏轼的恩情,他一直牢牢记着。蔡京陷害苏轼时,一时间朝中多有奚落者,但是,高俅却并没有,反而对苏家子弟颇为照顾,一旦遇到苏家人入都城都多加抚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俅。

哀鸿遍野 《诗经·小雅》中有一篇题为《鸿雁》的诗。


其中有两句是:“鸿雁于飞,哀。 爱屋及乌 传说,殷商末代的商纣王是个穷奢极欲、残暴无道的昏君(参看《助纣为虐》。

安步当车 战国时,齐国有位高士,名叫颜蜀。齐宣王慕他的名,把他 召进宫来。 安居乐业 春秋时,有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他姓李,名耳,字 聃。 据说他刚。 安然无恙 公元前266年,赵惠文王去世,太子丹接位为赵孝成王。 由于赵孝成王还年。 安如泰山 这个成语来源于西汉枚乘《上书谏吴王》,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

必若。 按图索骥 这个成语来源于《艺林伐山》,伯乐《相马经》有“隆颡(sang蚨。

暗渡陈仓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项羽、刘邦以及其他参加反秦战争的各路将领,齐集商议。 暗箭伤人 春秋时,郑国的郑庄公得到鲁国和齐国的支持,计划讨伐许国。 (许国是一个。 八面威风 托赖着真天于百灵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释又形容声势显赫、威望极盛。 八仙过海 传说吕洞宾等八位神仙途经东海去仙岛,只见巨浪汹涌。

吕洞宾提议各自。 百步穿杨 秦国的名将白起,领兵前去攻打魏国,有个名叫苏厉的 士获悉后,赶。

百尺竿头 这个成语来源于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招贤大师》,师示一偈(ji 川归海 西汉的思想家、文学家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孙子,袭父封 为淮南王。 百发百中 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的名将,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 《左传》和《。 百闻不如一见 西汉宣帝时期,羌人侵入边界。 攻城夺地,烧杀抢掠。宣帝 召集群巨计。

百折不挠 东汉官员桥玄品行端庄,嫉恶如仇。有次,一伙强盗绑住他十岁的儿子,。 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 半途而废 这个成语来源于《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涂(即途)而废,吾。 背水一战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 抱歉,地方不够了,每条成语的解释都没有写完,而且成语太多了,建议你到这里去看看,有几百个典故的成语.biz/Idiom/Story/ 逼上梁山


bī shàng liáng shān

【解释】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结构】动宾式。

【用法】比喻被迫反抗;或采取不得已的行动。一般作谓语、定语。 【正音】逼;不能读作“bí”。 【辨形】梁;不能写作“粱”。 【近义词】迫不得已、铤而走险 【反义词】自觉自愿、自告奋勇

【辨析】~和“铤而走险”;都有“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冒险、反抗”的 意思。但~重在反抗;多指的是正义的行动、革命行动;或由于某种客观原因促使自己不得不做;“铤而走险”偏重在冒险;所指的行动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不好的。 【例句】

(1)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大部分都是被~的吗? (2)那时我学修理自行车是~;自己不动手没别的办法。

【成语故事】古典小说《水浒》描写了宋朝末年的一次农民起义。里面许多起义军头领都是被官府逼得走投无路才投奔梁山这个起义军根据地的。有个叫林冲的人,武艺高强,为人正直,原在官府任八十万禁军教头。但当权的大官高俅之子为了霸占他的妻子,三番几次陷害他,派人暗杀他。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林冲杀死了前来杀他的人。这时他又得知自己的妻子已自杀了,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被迫上了梁山。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6402f416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