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新文学,我是旁观者

2022-10-17 08:1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施蛰存:新文学,我是旁观者》,欢迎阅读!
施蛰存,新文学,旁观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施蛰存:新文学,我是旁观者

作者:薛原

来源:《读天下》2013年第01

一句文学,我是个旁观者道出了复杂的滋味。对于1930年代的现代文学来说,施蛰存显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身体力行者。

鲁迅先生当年在《上海文艺之一瞥》一文里曾骂过几个年青作家,如说创造社的成仿吾是才子+流氓,提倡读《庄子》和《文选》的施蛰存是洋场恶少,而画过几笔插图的叶灵凤也径赠以流氓画家的桂冠……其中的洋场恶少施蛰存在1950年代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教授,并在反右运动中成为右派,也逐渐远离了文学创作,成为古典文学专家,一直到文革结束后,其现代小说作家的身份和作品才逐渐被挖掘出土和重新得到认识 1980年代的施蛰存在与海外朋友的书信中,对自己以往的文学和当下的生活说了很多不吐不快的话,我不想写杂文或回忆记,我还是写古典文学文章可保天年,新文学,我是个旁观者。一句文学,我是个旁观者道出了复杂的滋味。对于1930年代的现代文学来说,施蛰存显然不是一个旁观者,而是身体力行者。

因为当年与鲁迅先生关于青年必读书之争,再加上1950年代被冠以右派之名,施蛰存逐渐淡出文学创作的一面,沉入古典文学和金石之学,用他自己的话说,写古典文学文章可保天年。

这封他写给痖弦的信(也当成投稿)是1988525日写的,回顾了自己的文学1950年代之后的生活:五十年前,我写过六七十篇小说,久已灰飞烟逝,不为后生少年所知,故三十年来,此事幸而未成罪状。近数年来,有文学考古家忽然发掘得之,拙著遂成出土文……”并进而谈到自己的境况:我在这里,从1957年至1977年,再看各种头衔之下,做了二十年靠边分子。书也卖光了,房子给无产阶级挤掉了,现在只留下二十平方米的空间,老夫老妻,饮食坐卧于斯,写作缝纫于斯,招待亲戚朋友于斯,真是躲进小楼成一统,自己想想,也总该算是有雅量的了。

1966年他在牛棚里的时候,有一句阿Q式的名言,曰:不死就是胜利。这句话,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不过在他自己今天看来,这个胜利也没多大好处,因为他自己的胜利果实,也不过是能有几年时间,把挤压三十年的丛残笔札,编几本书出来而已……”。施蛰存对1987年台北的《联合文学》杂志称他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表示了腹诽:因为中国现代小说的先驱者是鲁迅

晚年的施蛰存对自己著述的出版是非常用心的,晚年的重要著作《唐诗百话》在上海出版后,他非常希望还能在港台也出版,在19881114日给古剑的信里说:我今年已八十四,不想较量金钱,只要我的书能多印几千册,流传二三十年,就满足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77f5b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3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