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弟子规的理解

2022-03-20 19:10:4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弟子规的理解》,欢迎阅读!
子规,理解

对弟子规的理解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从古时起中国就作为一个世界强国屹立于世界强林之中。从大汉王朝到大唐帝国;从纵横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到复兴盛世的当代中国,历史的巨轮无声的向前滚动着,物是人非,唯一不变的是礼仪之邦这个辉煌称号,它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国家,更是一个伟大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对秭归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在其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开篇第一段即点名主旨:首孝悌,次谨信。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一个人只有孝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只有对父母亲人以孝礼相待,他的名声和社会地位才会被世人所承认和接受。古时评论一个人品德如何,首当其冲要考察的便是其为人和孝道,这与当代是大不相同的。在古时候,即使你身份显贵、腰缠万贯、位居高官,假如你不孝,同样会被世人所不齿。明朝一代能臣张居正,仕途顶峰之时,不幸丧父,因为其留恋官位,没有辞官守孝,而成为后人微词之处,死后还被当做一条罪名,加在身上。古人是很重孝行的,因此说首孝悌。一个人只有对父母孝顺,他的内心才会有感恩,才会对社会有好的作为。所谓谨信即做事谨慎、诚实守信。人以信立其本处其世,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人如果缺失了,那也就证明他的社会生命宣告完结,人无信则不立

弟子规在古代虽然只是一本儿童读物,但是,现在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也还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可能有人会想:《弟子规》是小孩子学的,我现在都是大人了,没有必要学这个。这种想法不正确。虽然你不是小孩子,但古代小孩所受的教育所具有的德行,我们这些成年人都不见得有。尽管你在年龄上已经成人了,但如果德育上一片空白,那就是“孩童”就该接受这种教育尤其现在很多学校只重视分数,德育方面却没有引起重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即使拥有高超的智慧,但没有德行的话,那他的智慧依靠什么而成长?这是个大问题。所以,从各方面考虑之后,我觉得即使在成年人中学习《弟子规》都有必要,一个人学和不学肯定有很大差别。

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短短千余言为后人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真有春秋笔法之遗风!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在这个以利为主的物质社会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孰不知这就是人的本性呢?!这大概也就是《弟子规》的现实意义所在吧!

当然,作为产生于封建社会的《弟子规》必然也摆脱不了一些时代局限,我们也应该看到《弟子规》中某些封建礼教迂腐的色彩,但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要学到其中孝信的主旨,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重读《弟子规》,重塑中华礼仪之邦、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便不言而喻。从这方面来讲,《弟子规》仍不失为一本传世经典。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7ab2a7b0717fd5360cdc8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