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2022-03-22 23:1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在山的那边说课稿》,欢迎阅读!
那边

《在山的那边》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在山的那边》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的课文都是以人生为主题,都是抒写人生感悟的精彩篇章,是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阅读这些文章,可以融会贯通,引导学生体味人生,关爱生命。

《在山的那边》是当代诗人王家新的一首现代诗。语文课程标准对诗歌教学提出明确要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绘的情感。”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时不应过多的讲解诗歌的理论知识,而应该把重点放在朗读及品悟主题上,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 二、学情分析

我面对的是刚进入初中的农村学生,他们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对刚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来说,这首诗很有吸引力,一方面他们要从小学生过渡为中学生,有很多困难等着他们去克服,另一方面他们都是农村学生,他们渴望农村以外的生活,这符合诗的意境,也能调动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一般能较好地把握诗中的山与海的象征意义,但对诗中“无数座山”的理解,对实现理想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需要教师因势利导,突破难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

根据上述的教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等重点词语。(要求学生在预习中完成)

2、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知识,如象征手法,比喻的修辞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自主学习为主,以辅导学习为辅,掌握课文内容、作者情感。 2、以精彩朗读带动对作者情感和语言的感悟。

3、用品味图片的方法加深对“山”和“海”艺术形象的感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体会作者鼓舞人们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到达理想境界的情感。 2、在学习中获得美的熏陶,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因为本文是一篇浅显的现代诗歌,其重点应该放在朗读和主旨的 感悟上,所以我的教学重难点这样安排: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来品味揣摩语言,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大海、群山的象征意义,深入体会战胜困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四、教法及学法分析

这是一篇比较浅显的诗歌,应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加深理解与体验,有

精选




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情感启迪”“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同时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观看一些实物图片,以增强感官的效果,因此采用如下教学方法:

1、创设情景法 2、朗读指导法 3、诱导点拨法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法以求更好的完成教学目 标。

1、朗读法

2、联想想象法

3、尝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

1、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和 学习兴趣。

“同学们,如果我们不是生活在平原地区,而是生活在周围满是大山的山区里,你会想做什么?今天就让我们随着诗人王家新的诗歌,感触一个山里的孩子的内心感悟和成长历程。

1检查基础知识的预习,借此扫清文字障碍,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 2、感受“山”“海”之行

1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在在听读中划出有关“山”“海”外观的

语句。

2 配合诗句,展示相关图片,如无数座相连的山,海涛汹涌的大海

等,使学生对山、海有初步印象。

3、感受“山”“海”之形

1)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音和停顿。

22个学生合作朗读课文,每人一句,其余学生做评价、指正。教师适时指导朗诵,包括读音、停顿等。

这样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体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一环节能让学生在评价朗读的同时想象意境,感知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

1、感悟“山”“海”之神 再次朗读诗歌,思考问题 1“我”小时候为什么想见山那边的海?见到了吗? 2、怎样才能见到“海”?见到海的心情如何? 3、我小时候和长大后所说的“山”“海”一样吗?“我”爬山看海的经历给你怎样的启示?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合作、研究,深入理解“山”“海”的象征意义,体会战胜困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感悟诗歌主旨。

1、拓展延伸,感悟大海

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给学生提示:这个大海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可以是甜美的,也可以是苦涩的。

这一环节的设置体现了“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精选




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这是结合课文的一次练笔,让学生结合本文的象征写法,发挥想象,创造出自己心中的大海。

2、读文悟意境

配乐师指名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其余学生闭眼体会意境,结束本课学习。 这一设计既能让学生生动地在脑海里浮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又能通过配乐朗读的方式感受语文的审美情趣。 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群山 比喻 比喻 爬山 比喻 象征手法



重重困难 理想境界 艰苦奋斗 精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82a4c467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8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