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实主义之《了不起的盖茨比》

2023-03-10 22:23: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现实主义之《了不起的盖茨比》》,欢迎阅读!
盖茨,现实主义,了不起

论现实主义之《了不起的盖茨比》

目睹世界,尽失初样,金迷纸醉,靡靡奢华。时光在这首主题曲中倒回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长岛,随着尼克的视角,我们目睹了一场名为“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梦之悲剧。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菲茨杰拉德的杰出作品,讲述了20世纪的美国社会,美国人民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在金钱至上的价值国度里,逐渐迷失里自我,失去了精神追求。以盖茨比为典型,最终梦想幻灭,其中,不无体现着现实主义特征。

从时代背景来看,当时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经济发展迅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而小说正是以20年代这种繁荣的局面作为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欢歌载舞,华狂欢,纸醉金迷,灯红酒绿,这是对美国当时“爵士乐时代”的准确刻画。就其故事取材上说,据说小说主人公盖茨比便是作者菲茨杰拉德,他们一样贫穷,一样经历过战争,一样是获得财富后才获得了爱情,因此,在情节安排上,感情流露上便多了几分真实。 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黛西是青春与财富的象征,是金钱的具体化。或许之前她是爱过盖茨比的,但嫁做人妇后,他生活在优裕的生活中,她与再见的盖茨比玩起感情游戏尽管盖茨比说:“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可他依然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与黛西的恋爱中,或许时过境迁,他并不是那么爱黛西了,他爱的是自己成功后可以追回逝去爱情的决心,他爱的是想要证明能力与金钱都拥有的自己。可是不管怎样,黛西都是必要的证明,于是他爱黛西胜过爱自己了。

可是黛西并不这么想,他想要两个男人的爱,这种虚荣导致他不能舍弃汤姆太太的称号,在车祸事件后,黛西和汤姆退缩到金钱或者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么使他们留在一起的东西了,让盖茨比以死亡为代价替他们收拾烂摊子。黛西的这种做法未免让我们有点心寒,但是我们没有权利去指责他。人性都是自私的,爱别人前首先要爱自己,黛西只不过是爱自己胜过了爱爱情。现在依旧也有很多女孩,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这是一个现实而又势利、物质到骨子里的社会,拜金主义之风肆虐横行,吞噬着人内心中的温暖与道德。黛西如此,她懦弱自私,她贪慕虚荣,她附庸风雅;盖茨比是如此,他伪善,她为财富不择手段,为名声不断强调自己是牛津人,甚至像“杀过人”一样;汤姆亦是如此,他虚伪,他狡诈,他善于捏造与欺骗。可也因为这些,故事人物才有些有肉,有了真实而立体的生活百态,让人们感觉这些曾经真真切切的存在过。

特定环境下会有时代的人物来反映这个时代,而盖茨比就是20年代的写照。他是典型的美国青年,是千千万万个青年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他迫切地想要实现自我与成功,而黛西则被他当做美好的化身,当成他的美国梦,可黛西的离开标志着盖茨比梦的终结,他经历了漫长的道路来到他的梦面前,可他不知道他的梦,早就被丢在过去,被混沌颓靡的金钱主义掩埋。盖茨比追求的毁灭也标志着千千万万人的梦想破灭,“美国梦”幻灭了,而这正是该小说最大的现实主义主题。

再次回顾小说,作者通过自身经历,用生活化的语言,描写了以盖茨比为典型的美国人从追梦到梦想幻灭,以黛西为典型的女孩的现实与物质化,反映了美国梦必然会破灭的的社会现实,严厉批判了爵士乐时代美国腐朽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揭示了美国理想主义的悲剧。因此,《了不起的盖茨比》无论是从内容,还是本质都体现着现实主义的艺术特征,包括爱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92b064ccbff121dd3683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