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药”不是无情

2022-08-03 20:14: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红药”不是无情》,欢迎阅读!
红药,无情,不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红药不是无情

作者:王悦

来源:《新高考·高一语文2013年第03

姜夔名篇《扬州慢》是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非常重要的一篇。虽然对诗词的理解并不困难,但研究后笔者又有新的发现。文章末尾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一句,将人格化,诚如许多学者所言,跟杜甫《哀江头》细柳新蒲为谁绿相似。但时值隆冬,桥边何来红药红药,系芍药之红色花朵)?姜夔为什么偏要独举红药发问?

依据姜夔的创作经验:求与古人合,不若求与古人异;求与古人异,不若求与古人合而不能不合,不求与古人异而不能不异。将《扬州慢》与《哀江头》两相对照,不难发现:姜夔采用的句式和修辞技巧,虽取法于杜甫,但二者还是有差异的。细柳新蒲,是杜甫眼中实见之景,客观的物象原本并无太多内涵。红药则不同,它出自姜夔的”——沉思低吟,主观臆想的物象,本身就有丰富的内涵。二者各自构成作品中的意象,其功用当然也各不相同。 此词的创作,是姜夔借他人樽酒浇自己胸中的块垒。全诗通篇以杜牧诗句及其情事,思昔伤今,抒发其黍离之悲红药二句,跟春风十里”“豆蔻”“青楼梦诸句相较,风调类似,按说,也应该跟杜牧有关,然宋王观《能改斋漫录》(十五)云:扬州芍药,名于天下,非特以多为夸也。其敷腴盛大而纤丽巧密,皆他州所不及……唐之诗人,最以摹写风物自喜,如卢仝、杜牧、张祐之徒,皆居扬之日久,亦未有一语及之。查《杜牧全集》,吟咏扬州芍药的诗文确实没有。但这不等于他不喜爱芍药,在其他地方,并不缺少歌咏芍药的诗篇,如《春日言怀》云:岸藓生红药,岩泉涨碧塘。其实,自古至今,在中华大地,谁不喜爱美丽的芍药花。《诗经·郑风·溱洧》云: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后世将此诗别称为《芍药诗》,并以芍药表示男女爱慕之情,或用以指代文学作品中的言情之作。如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清文满箧,非惟芍药之花;新制连篇,宁止葡萄之树。杜牧有首代言体的闺情诗,题作《旧游》,大概跟他浪漫情事也不无关系。其诗开头即云:闲吟芍药诗,怅望久嚬眉。可见杜牧正是将芍药当作爱情的象征。据此,也可推断,姜夔独举红药并不是跟杜牧无关的,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杜牧浪漫多情,花开花落,也能触动其情怀。其《和严恽秀才落花》诗云:无情红艳年年盛,不恨凋零却恨开。红艳或许就指红药。)姜夔的创作,艺术上的追求,出入于江西和晚唐(夏承焘语)。杜牧为晚唐诗之大家,姜夔当然就更为熟悉。红药一句,句法虽借鉴杜甫,但其构意,则更多是从杜牧那儿得到启示,跟《落花》二句相较,两者的渊源关系很明显。在此,红艳化作红药;反诘知为谁生,也是一种的表示。只是在这扬州空城内,周围的环境是波心荡,冷月无声,凄清得很。二句开头字,有料想思虑之意,是心潮波卷浪翻、思绪万千的低回沉吟。大致是说:如今扬州成了空城,但桥边的红药,恐怕还是要年年开放的。只是像杜牧这样风流浪漫的人,不会也不愿来这里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了。没有服务对象的红药,仍要年年开放,太自作多情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了。所以要反诘知为谁生词中将物是人非的伤感,化作对无知花草的诘问,令人酸楚唏嘘。

总而言之,《扬州慢》的结句,取法于杜甫、杜牧,但另有精心的创造。标举红药,取其象征意义,并兼顾杜牧的浪漫情事,意蕴丰富。可见,作为意象,红药并不是无情物。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e3c40a336c1eb91a375dd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