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溪边的少年_诗歌鉴赏

2022-04-21 12: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诗歌鉴赏】溪边的少年_诗歌鉴赏》,欢迎阅读!
鉴赏,诗歌,溪边,少年

【诗歌鉴赏】溪边的少年_诗歌鉴赏



溪边的少年 [德国]席勒

泉水旁边坐着一位少年, 他用鲜花把花环编结, 他见?水冲走了花环, 花环在波涛中颠簸: 就像泉水不停地流淌, 我的韶华也这样消失, 就像花环很快凋零, 我的青春也黯然失色! 别问我,在我青春妙龄, 为什么这般悲哀! 每当新春来临, 万物都满怀希望和欢欣。 可是这正在苏醒的 大自然的千百种声音, 只会在我的心灵深处 唤起沉重的愁闷。

美丽的春天给我带来的欢乐, 对我究竟有什么好处? 我寻找的只有一样, 她近在眼前,远在天边。


我渴望着张开双臂 伸向这珍责的倩影, 啊,我没法达到她, 我的心始终无法安静! 下来吧,你美丽的仙女, 离开你那宏伟的?殿! 春天怒放的鲜花, 我要撒在你的双膝间。 听啊,丛林响起歌声, 泉水潺潺酬鸣!

在那小小的茅屋里有块地方 留给一对相亲相爱的恋人。 (施种译) 【赏析】

《溪边的少年》和《姑娘的悲诉》可以说是席勒诗歌中的姊妹篇,尽管并不是同时所写。这首诗是为改译的法国喜剧《造福术》写的,该诗为剧中女主角夏绿蒂在第四幕第四场中所唱。但是,两首诗还是有许多依稀可见的相似之处,《姑娘的悲诉》和《溪边的少年》都是以年轻的抒情主人公的口吻来写的,一位是女性,一位是男性;诗歌的背景都是在自然环境中展开,一个在河岸边,一个在溪水旁;两首诗同样沉淀着人类心灵深处承载的痛苦与欢乐、逝去与永存,体现了人们追求纯真爱情的美好意念和执着情怀。 诗的开篇犹如一幅油画,诗人为我们勾勒了一位坐在泉水旁边的少年形象,笔调抒情而温暖,但同时又流露出一份美丽的忧伤。少年的忧伤情怀与泉水旁的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与中国古代 诗词

中情景交融的描写手法相似,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花环的凋零、泉水的流淌,象征着人类生命中最美好的青春韶华一去不复返。在此,也显示了席勒作为一个哲学家的特点,在他的诗歌中,总是蕴涵着深刻的 人生哲理




诗中的主人公溪边的少年有着和少年维特一样的烦恼,他正值青春妙龄,敏感而多情,生机盎然的春天却唤起了他心中的愁闷。在这首诗里,诗人把自然界的春天和 人生

的青春年华放在一起进行比照。春天是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万物复苏,到处呈现出欢乐和希望;而青春年华也是一个人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少年的心中萌发了爱情,也充满着对人生理想和纯真爱情的向往。

诗的最后一节,同样又落笔在一幅画中,鲜花、丛林、鸟鸣、泉水、茅屋……构成了一幅美丽生动的油画。如果说,开篇的那幅画中,还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那么在最后,诗人则为我们描绘了理想中的欢乐图景。诗中有画,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艺术特色。 这首《溪边的少年》,再次体现了席勒的哲学思想和美学理念。诗歌与自然的关系,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这些哲学命题隐含在如画的诗篇中。少年对逝去青春的怀恋和感伤,其实就是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少年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其实就是诗人对于理想的态度, 经典语录

。席勒在对客观自然的描绘中融汇了他的主观态度,表现出他热情的理想。(杨海英)

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3fff243374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