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2022-07-06 03:32: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进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欢迎阅读!
新时代,生态,文明,绿色,进入

进入新时代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

摘要】早在2007年的十七大报告,就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了党代会报告;2012年,十八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来了绿色发展美丽中国,确立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也就是把生态作为五大建设之一;进入了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第一次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树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里程碑。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新时代

一、明确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早在十九世纪,就有学家提出要尊重自然,提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1870年开始,工业发展带来的污染问题异常严重,这样的问题首先发生在工业革命发祥地英国,1870年后到19世纪末,英国发生了3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每次这样的事件都会导致数百人的死亡,那时候的新闻标题是《大雾杀人事件》,由此可以看出那时候社会上对于空气污染和公众健康的关系并不是很清楚。到了1952年,随着战后工业的重建,小轿车大量的投入商业运输和个人家庭的使用,空气污染变得异常严重。1952125号到8号,伦敦城进入到一次非常严重的空气污染的时间段,短短5天有4000多人死亡,甚至连当时伦敦殡仪馆的棺材都已经脱销了,据说当时在伦敦城,到处都有咳嗽的声音,虽然在129号,大风刮来,让阴云能够散去,空气也变得清新了起来,但是这几天患病的人并不是都有机会痊愈,从到月底,又有8000多人相继死亡,最终数据显示,这次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导致伦敦有12000多人死亡。空气污染严重,是这次事件的最根本原因。

查阅资料发现,在伦敦当时有十几个空气的监测点,其中他们检测的污染物,比方说二氧化硫,每立方米超过了3830微克,如果我们用当今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来比较会发现,当年伦敦烟雾事件期间,二氧化硫浓度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近200倍。

为什么在西方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了这么严重的污染事件,为什么人与自然不能和谐共处呢?

我们来看一看日本在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的经济发展的目标:1960年日本的首相池田勇人曾经宣布了一个《国民收入倍增》的计划,这个计划是希望在十年的时间内,让日本的国民收入翻倍,那么经过努力,仅仅用了7年的时间就实现了倍增计划,然而就在这个时间段里,公害使日本获得了另外一个名字公害列。从经济的角度看,日本在战后通过二十几年的努力,经济超过了法国和德国,成为了世界第二经济体,然而,经济优先作为唯一的发展目标的国家战略,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至今,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依然不能抹去。

1987年,随着西方国家经过了20年左右的努力和调整,从工业化前期即将进入到工业化后期,人与自然问题、以及如何确保环境与发展能够平衡,成为一个世界的难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提出并通过一个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只有一个地球》到《我们共同的未来》体现了人们对于环境认识的深化。

进入20世纪之后,也有不少有识之士,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尝试,比如


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先生,在201612月发表过也一篇文章,题目是《这是我们星球最危险的时刻》,文章中表达我们今天就应该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地球环境! 二、中国进入新时代,凸显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 (一)十七大以来,中国开始了生态文明创建

发达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水平高,但是不管从一个国家的角度,还是从一个政党的角度,到现在为止,没有一个国家提供了综合性的针对环境约束的方案。 那么我们对于环境约束是怎么做的呢?中国共产党在2007年十七大就正式提出了创建生态文明的口号,开始了生态文明创建的摸索过程。那么,在21世纪的今天,当我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当我们今天已经有了环保执法机构和环保法律体系的时候,如果再次发生严重的污染事件,由此带来的不仅是健康和生命的代价,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政治风险。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国家从十一五开始以二氧化硫和COD化学需氧量)为先行,开始了总量减排的过程,这个过程某种意义上说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惯例,他们是在人均一万的时候才开始减排,而我们国家在那时候人均GDP2000元。那么经过5年的努力,十一五的减排计划实现了,又经过了十二五的五年努力实现了减排计划。 中国进入新时代为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插上了时代的翅膀

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五个前所未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多集中体现在精神、文化层面,特别是老百姓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更加迫切了。

那么,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生态文明的本质属性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明状态。绿色发展呢,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方式,绿色发展的内涵是要形容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绿色的生活方式。

2017814号习近平总书记所作出的重要批示就能体会到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的价值取向:

当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弘扬塞罕坝的精神,这个林场的职工们,用了半个多世纪的时间,把一片荒山变成了人间的林海,也就是把森林覆盖率从只有11.4增加达到了80,所以说他们的精神感人至深。17125号联合国授予了塞罕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这一奖项再一次充分印证了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世界未来发展的方向。这就是总书记所提出的环境就是民生,老百姓对优美环境的需求更加迫切了,那么解决老百姓的这个迫切需求,就是当下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三)中国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地位将进一步凸显;

进入新时代后,社会发展呈现了一系列核心特征,这几个是非常突出的: 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郊区化、绿色化

这些呈现出的新时代的特征,实际上也反映了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都呈现出了一系列变化,具体表现在:创新驱动成为创造财富的最佳路径、网络成为社会交往的主要方式、人才成为各行各业的第一资源、绿色成为新时代的评价标准、共享经济开始渗透到更多领域。 三、新时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十八大以来形成的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的思想,是我们实践和全党智慧的结晶,他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在这一思想的创立过程中,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作出了决定性贡献。去年5月份全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面,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一)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论述

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担任了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以来,关于生态文明的系列论述,我们可以把他整理概括为八个方面:执政规律、党的宗旨、两山理论、美丽中国、制度建设、治理方法、全民参与、国际合作。这些论述的不同点实际上涉及到不同层面。 (二)理论渊源

1.古代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更集中的表现在儒家的天人合一,道家的道法自然,以及佛家的众生平等,中华传统延绵不断就在于中国有着这样一种生态的智慧的支撑,这也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渊源之一;

2.我们说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在唯物史观里面,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与自的这对矛盾关系,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一对主要的关系,而这样的思想是其他以往的哲学家没有提出来的,所以在马恩的经典著作中有着大量的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描述,这也成为我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渊源之一。 3.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

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也是西方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遭遇了一系列的资源环境破坏所提出来的一个面向未来的新思想,那么可持续发展讲什么呢?就是讲人们在满足当代人发展需求的同时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威胁的发展,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今天的发展不断子孙后代的路。这样一种很朴实的观点,在近代工业化以来,人们把他抛在了脑后,所以呢我们的现代化往往是以自然资源付出代价,以人和自然的矛盾更加紧张为前提来获得的,所以这就构成了现代化发展的不可持续性,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来解决这样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3]余谋昌. 生态文化:21 世纪人类新文化[J].新视野,20034:64-67. 4]黄爱宝. 生态型政府初探 [J].南京社会科学,2006(1):55-60.

5]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043d8b3b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