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冬天砍柴

2024-01-28 14:30: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课文冬天砍柴》,欢迎阅读!
砍柴,课文,冬天,小学

小学课文冬天砍柴

对于我来讲,从六岁接手家务开始到十六岁离开故乡之前,最主要的工作就两样:做家务和砍柴。今天单表砍柴,又单表冬天里砍柴。而砍柴是一年中几乎每天的功课,为什么单表冬天砍柴呢?因为冬天砍柴更辛苦!

我的家乡深处雪峰山脉腹地,芙蓉山和兴隆山的夹沟盆地中,靠兴隆山,面朝芙蓉山。三四十年前,取暖和餐厨的能源,家家户户都是烧柴,很少有烧煤的,因为砍柴不用钱,而买煤需要花钱的。大集体时代,父母要去生产队出工,因此,砍柴就成为了家庭成员中小孩们的任务,即使是分田到户了,也是寒、暑假每天必须的劳作,一天砍上两三担,早中晚连轴转。

我家后面的兴隆山很陡很高,是一座石头山,山上林木原本就不多,早期的茂密已经被大炼钢铁时代砍伐殆尽,而兴隆山下的人家却很多,所以,每天上山砍柴的人们把个兴隆山砍了个杂木来不及生长,剩下的油茶树、杉树、枞树都是被生产队保护的树种,林间被砍伐得光秃秃的,生产队索性就把这些光秃秃的林间地开垦种红薯了。这似乎也是我们这些小孩们的一点贡献吧。因此,要砍柴就得翻过更远的山和走更远的路,想要在附近砍柴,就只能砍些茅草了,实际上,那个年代茅草是我们最常烧的柴。

但是冬天的垣盆和小火箱取暖是需要炭火的,而茅草提供不了炭火,所以冬天砍柴的主要目标就必须锁定粗壮的杂木枝条或者树桩。为了获得这些,就必须爬上对面更高更远的芙蓉山,或者跋涉三四十


里山路去相邻的洞口县的大山里去砍柴。这样,一天下来就这只能完成一担柴,而且来回七八十里山路。深居深山,竟然为柴发愁,可见,那个年代我的家乡之穷困。

大山至高,冬天上山,雾霭罩过半山腰,寒风烈烈冰冷刺骨。山路原本就陡峭,加上常常结冰冻滑,砍柴容易,挑柴下山就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山里孩子走惯了山路,平时一担柴一百多斤也能健步如飞,冬天就只能移步而行了,即使这样还常常滑倒,摔个柴散人伤。

砍柴是一个不起眼的技术活。所谓不起眼,是人人认为砍柴简单。所谓技术活,是不经过锻炼,还真的砍不了柴。就说磨柴刀,就是技术活,需要挑上好的磨刀石(故乡的青石很好)手法要纯熟,否则,刀锋不利,柴砍不断还累个满手血泡。再说提刀,刀口不能朝前,因为一不小心滑倒,刀口会割伤手脚。砍柴时,尤其是砍割茅草,手位要正确,右手握刀左手抓茅草,常常砍到左手,或者左手被毛柴割伤,鲜血淋淋。捆柴也是一个技术活,捆柴的“条子”(即腰带)的选择是很有讲究的,必须选择韧性很好不易扭断、且不容易打滑的树枝,油茶小枝是最好的,砍上两根中间搭接成结形成“条子”然后把“条子”放在平整一些的地上,把砍下的柴木拦腰码好在“条子”中间,然后用“条子”扭锁,就成形成了柴捆,用专用的柴担杠把两捆柴扦成一担,就完成了砍柴的全过程。扭锁是关键了,是必须要有力气的,否则,在担柴下山行走的颠簸中,柴捆很容易散掉。

冬天砍柴,也是有乐趣的。山顶砍柴,采野果,饮山泉,揽云雾;坐看雪峰,梯田层层;听风声猎猎,虫鸟和鸣;赏山花烂漫,玩童嬉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2198065b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8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