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探讨

2023-01-17 08:31: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探讨》,欢迎阅读!
跨学科,融合,探讨,教学

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探讨

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着变化。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基础厚、宽领域、适应力强、转型快的复合型人才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趋势。本文结合未来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趋势,探讨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设计;融合;跨学科;教学 1 新时期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伴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当今社会已进入互联网信息时代,新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互联网信息技术使得社会发展变得前所未有的高效,知识更新周期缩短,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新的标准,正在从过去专业型、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领域内较深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备一定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具备一定领域内知识相互转化和更新能力。

近些年,在国家经济发展策略的倡导下,国内经济发展迅猛,技术创新和新型经济模式不断涌现,市场对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正在不断提高。面对这样的形式,国内高校也在人才培养上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借鉴国外成功的教育模式,转变观念,更新教育意识,不断改革,为人才培养寻找更有效的路径,其中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模式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条件,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研究的重点。

国际上跨学科的教学研究的提出相对较早,美国是在20世纪初就开始了跨学科教育的研究,发展到今天已经步入常态化,如华盛顿大学的跨学科教育研究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和链条模式,并取得了丰富的教研实践经验。欧洲国家的一些高校如米兰理工大学、赫尔辛基大学等都有相对成熟的跨学科教育模式。 2 跨学科教学的优势 2.1 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目前多数高校对人才的培养定位,这也是为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性趋势。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属知识信息型社会,互联网和数字化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是其主要特征。新型社会模式下对人才的要求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具有较为宽泛的相关专业适应面,以应对社会技术快速发展的节奏。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方面,高校都在不断地探讨,我们过去的教育方式更多的是强调“专一性”,缺少对专业关联领域的“系统化”思维训练。而当今社会模式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需要多学科专业间的融合协作,对人才综合能力和创新潜力要求越来越高。跨学科教学是拓宽综合知识面、提升系统化思维最为有效、直接的方式之一,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2.2 便于学科及院系间的交流合作


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每个学科自身都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性,课程设置有着自己的体系,这由专业属性决定。不过,随着社会模式的发展,不同领域间的交叉、协作、融合越来越多,过去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壁垒正在被打破。一个系统完整的课题项目往往需要多个不同专业人才的通力协作才能完成,这种背景下具备综合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跨学科教学通过系统性课题内容的导入,吸纳不同院系和学科背景的学生共同参与,探讨课题不同环节所需的不同技术手段,发挥学科各自优势,共同解决系统复杂问题。课题共同参与的过程,有利于开阔学生眼界,促进院系和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协作。 3 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

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开展,一般需要有统筹多学科领域知识的研究课题作为教学内容,各高校尝试的教学模式也是多种多样,本文重点说明以下三种教学模式: 3.1 学分制下的工作室模式

工作室制度一般有明确的研究领域方向,大多以综合性的实践项目为课题内容开展系统教学。目前设计类学科的工作室制度在国内高校已比较多见,也是对国外教学模式的学习。在跨学科融合教学方面,工作室制度可通过学分控制来融入教学体系,即在保证自身必修专业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一定量的跨学科选修课程的学习。这样就能吸纳不同专业学生对研究项目的共同参与,发挥学生自身的兴趣优势,实现专业间的交叉融合学习,做到开拓思维,优势互补。 3.2 专题设计课程融合

专题设计课程属于相对集中的教学环节,主要目的是为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专题设计课程内容在设置上多以凸显学生兴趣和自主性学习为出发点,并能达到相对系统的能力训练。专题设计课程根据年级不同,周数设定可有不同,在跨学科融合教学上相对灵活。比如毕业设计环节也可以作为较为长期的专题课程进行教学融合,课题可以选取某种社会热点问题,吸纳多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结合自身专业领域针对问题提出设计解决方案,过程中的不同环节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来共同协作完成,最终方案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彼此之间跨专业协作的结果,不同专业都在解决系统性问题中得到了综合能力的历练。

3.3 综合性实践项目融合

综合性实践项目与教学课程的结合也是多数高校所倡导的,是跨学科融合的有利模式之一。综合性实践项目同样离不开各专业、不同领域人才的共同参与和紧密协作。就设计学科来看,其知识更新相对较快,为适应社会市场的不断变化,很多高校和企业都在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校企联盟,企业实践性项目与高校人才进行深度合作,在促使高校科研成果迅速转化的同时,也对企业形成反哺,校企双方在项目合作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未来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需要具备的综合知识将会更为广泛,跨学科融合教學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3e3d35d8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0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