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K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分类

2023-02-09 16:2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IASK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中常见意象分类》,欢迎阅读!
古典诗歌,意象,语文,常见,高中

IASK_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中常存心象分类



古典诗歌中常有的意象分类







(一)顶峰、奔腾、雄关、沧海,大江、长风等 这种意象一般与自己的激情壮志相关。比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宋?陆游《书愤》)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眺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唐?王昌龄《从军行》)







(二)沙漠、古道、夕阳、寒风、冷雨、梧桐、杜鹃鸟(子规鸟)芭蕉等 这种意象多抒发悲凉伤心的思路和孤独悲伤的感情。比方: 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唐?王昌龄《长 信秋词》)

梧桐更兼小雨,到夜晚、点点滴滴。 (宋?李清照《声声慢》)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元?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夕阳暮。 (宋?秦观《踏莎行》)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王令《送春》) (三)冰雪、松、菊、梅、竹







这种意象多用来表达心志的忠贞、品行的高尚。比方: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唐?元稹《菊花》)

洛阳亲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宋?张孝祥《念奴娇》)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宋?陈亮《梅花》)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赠书侍御黄裳》) (宋?王安石《华藏院此君亭》)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才高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四)杨柳、兰舟、长亭、关山(月)鹧鸪鸟等 这种意象多用于挥写分别之苦。比方: 杨柳岸,晨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



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沉迷处,兰舟催发今宵酒醒哪处,









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五)春日、清风、明月、泉溪、花草等

落照苍莽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 (唐?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古代诗人多借这种意象抒发闲情雅致。比方: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唐?白居易《忆江南》)

自然,一个意象有时有着丰富多样的寓意, 在解析和赏识诗歌时,还是应该整体考虑的。

(杜甫《绝句》)





以上我介绍的不过它们最常有的一种。 但是在熟知这些基本寓意的基础上,

我们

或许能更

1/3


IASK_高中语文古典诗歌中常存心象分类



顺畅些。

8.古诗意象别的一类解析 动物类:

鸦、杜鹃(杜宇、布谷、子规)、猿、蝉、鸿、雁、青鸟、鱼、鸳鸯、鹧鸪等。 鸦、杜鹃、猿、蝉。多传达衰灭、凄楚、哀婉之情。

辛弃疾《永遇乐》:“可堪回首,狐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悲凉或思归的情思。寒蝉秋后的蝉是活不了多久的, 一番秋雨以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命折朝夕。所以,寒蝉就成为悲凉的同 义词。如唐人骆宾王《咏蝉》首先两句:“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以寒蝉高唱,衬着自 己在狱中深深家园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铃》开篇是:“寒蝉悲凉,对长亭晚,骤雨初息。”还未直接描述分别。





(杜鹃——凄惨,凄恻。猿猴——悲伤,凄厉。)

鸿雁、青鸟、鱼(比目鱼)、鸳鸯、鹧鸪,多传达相思相爱、离愁、孤寂的情思。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天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纹。”“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稹》)也有以鸿雁来指代书信。鸿雁传书的典故大家比较熟习,鸿雁作为传递 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就广泛了。如“鸿雁几时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 白》)、“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李商隐《离思》)等。青鸟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等。鸳鸯,指恩爱的夫妻,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

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欧阳修《渔家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 鹧鸪鸟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鸪的鸣声让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 极简单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金志章《鹧鸪塘》:“忽听一声行不得,鹧鸪 塘外鹧鸪啼。如“落照苍莽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 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鸿鸽——理想,追求。鱼——自由,舒适。雁——孤独,思乡,思亲,音信。鹰—— 坚毅,自由,人生的搏击,事业的成功。)

狗、鸡、马、乌鸦、沙鸥。狗、鸡——生活气味,田园生活。()马——奔跑,追求, 流浪。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沙鸥——飘零,伤感。

行为类:

登楼、凭栏、吹笛、吹笙、喝酒、折柳、捣衣(捣练)等。

登高、凭栏。多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和壮志难酬的伤心与激情。

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岳飞《满江红》:“怒气冲天,凭 栏处,潇潇雨歇。”吹笛、吹箫、吹笙。多传达分别之苦、相思之情和内心的孤寂。王之涣 的《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 秦楼月。”冯延巳《抛球乐》:“且莫思回去,须尽笙歌此夕欢。”喝酒。多传达激情、悲愁、 烦闷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夜晚后,有幽香盈袖。”

(酒——欢跃,愉悦,失落,愁苦。)折柳。多传达惜别怀远、思乡之情。 杜牧《独柳》:“含烟一株树,拂地摇风久。佳人不忍折,怅望回纤手。”

捣衣(捣练)。捣衣(捣练)有时是为了给远行的人赶制寒衣,多于秋夜进行。月下捣 衣(捣练),风吹砧声,凄冷的砧杵声又称“寒砧”,常常表现征人离妇、远别故乡的悲伤情 绪。







又,妇女洗衣时以杵击衣,使其洁净,也称“捣衣(捣练) ”。李白《子夜吴歌》之三:

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752617bd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9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