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医患关系

2022-12-08 07:25: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欢迎阅读!
医患,改善,关系,如何

如何改善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有助于发现和解决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提高治疗效果。病人渴望得到良好的医疗服务,减轻疼痛,尽快康复。作为医务人员,要充分了解患者的情绪,采取换位思考的方法,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使治疗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掌握沟通艺术努力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安全、自信的环境。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避免大声喧哗、简单粗暴和敷衍行径。如果医务人员能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不仅能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信息,促进疾病的好转,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还能及时化解医患之间的误解和矛盾,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一、沟通态度

态度是内心的倾诉,易受个人情感、思想和行为倾向的影响。服务态度的质量充分体现了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和道德情操。尽管患者患有疾病,导致身体扭曲、情绪低落,甚至精神恍惚或失去理智,但医患双方的人格仍然是平等的。

反映良好沟通态度的关键之一,是医务人员情感的及时、恰当的“输出二情感和态度都会得到回报。真诚、善良、关心的态度会回报医生的信任。因此,医务人员的沟通意愿和态度往往是沟通成败的关键。

二、倾听的艺术

医务人员应善于倾听,这是患者信息的主要来源。倾听时要注意:一是要积极倾听,要倾诉自己的感受,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姿势、手势等方式和谐地影响患者,同时要注意寻找患者的语言和情感意义;二是不要随意打断病人的叙述,必要时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因为病人一般都渴望医生的理解和同情;


第三,在与病人交流时,要注意避免分心,以免被病人误认为漠不关心自身疾病;第四,要注意患者家属及其他相关人员想表达的意思;第五,要跟踪观察患者,了解患者的感受、需求和其他的服务需求,找出真相;第六,要及时给患者适当的反馈、鼓励和指导。

三、谈话的艺术

由于医学知识的限制,以及医疗活动的不可知和医疗结果的不可预见性,人在求医过程中往往处于心理薄弱和情绪低落的状态。因此,医护人员和病人应该充分利用谈话的艺术,注重方式和技巧。在谈话时,医务人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解、尊重和关心病人的生命、尊重病人的个人隐私、二是同情病人的情况、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注意情感差异、个性化地处理谈话方式和谈话内容的结构;三是关注病人的生存状态,用温柔亲切的语言和关怀的方式来“讨论”医疗问题,内容清晰,表达准确,始终流露出对病人生命的热爱和同情。第四,在谈话中,尽量不要使用医学术语,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疾病治疗中的相关问题,反复解释文化水平较低的患者,充分利用生活中丰富生动的实例或隐喻,以提高沟通质量,达到交际目的。

.肢体语言和表达艺术

在交流时,医务人员的姿势语言与讲话一起进行,姿势语言包括面部表情、眼睛、手势和外貌,所有这些都有特定的含义。姿势的微小变化会对病人产生微妙的心理和情绪影响。掌握沟通的姿态和语言,自然庄重,严谨而充满温暖,愉悦却不夸张,只是传达谈话信息和丰富医务人员的人文精神。同时,要注意病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94fc61b7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5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