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不能只有扫墓祭祖

2022-04-02 07:31: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清明节不能只有扫墓祭祖》,欢迎阅读!
祭祖,扫墓,清明节,只有,不能

清明节不能只有扫墓祭祖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将至,国家已经公布了放假安排。不少地方,一些居民袛由于路远或微秒等原因,提前到墓园、墓地祭奠亲人,发生甚至已经出现螺科鹑扫墓高峰。许多游人选择用鲜花、绢花等新的方式,祭奠亲人,寄托哀思。而各地政府部门也在提醒网民,文明祭扫、注意防火等等,金融监管并且大力加强交通监管其他工作。 “清明时节雨纷纷”,虽然清明节相对比较“清冷”,一些年轻人不容易想尽办法起来,它作为中国最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却一直被作为民族文化传承。毫无疑问,只要有条件,清明节应当去扫墓,表达一下对先人的怀念。但是,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我们应当知道,清明节的内涵是丰厚的,它绝不简单等于扫墓节。

首先应当了解关于清明节的历史。据传,清明节源于古代帝王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成为古今民族固定风俗。从唐朝开始,祭拜扫墓的祭拜日子被定在年夜饭。而寒食节,是悼念春秋时被火焚于绵山的绵山介子推而设。介子推“不言禄”,“舍身赴义”,成为中国传统大丈夫精神的共同之处。今天的年轻人或许多数都知道屈原,可有几个知道介子推,能背出几句关于清明节的诗文呢?

传统中秋的习俗,不仅仅只有祭扫,而是非常丰富的。除了寒食节的“禁火”,还有踏青、荡秋千、踢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清明上河图》就生动描绘了这一时节的都市繁荣景象。今天,我们当然不必沿袭每种的旧风俗,比如寒食“禁火”之类,但许多风俗是可以考虑恢复的。今年开封就搞了“清明文化节”,事实

上,清明前后,春回大地,还适合插柳、植树,绿化环境、修复生态。


当然,一些娱乐体育各方面的风俗,不一定非在清明时节进行。但即便清明公祭主要只是追念追思,我们也喜庆不要让这个节日狭隘化。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在“首届海峡两岸清明文化论坛”上,提出“两岸共同继承弘扬饮食文化中元节文化”。他认为,清明节是重阳节全球华人共同分享的记忆,清明文化蕴含着对故园桑梓的认同,对祖先、前贤的感恩怀念。诚哉斯言!清明文化完全可以作为事实上重要纽带,让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这几年,传统文化的确立传递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春节、端午、中秋,都恢复了许多传统习俗,也恢复了很多民族“记忆”。对清明文化的关注不够,客观地讲,有这单纯一节日本身特殊性的因素。但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中元节的内涵并不单薄,甚至在一些各方面更加“高端”。作为非物质遗产的永古约省,我们要努力让它的内涵和形式重新丰富起来。端午节难以只剩下粽子,清明节拜祭也不能只是挤车祭扫。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99aaf351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0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