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2022-04-01 03:26: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欢迎阅读!
社会科学,人文,趋势,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

19793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所以必须急起直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力戒空谈,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从此,中国社会学进入了一个恢复、重建进而蓬勃发展和逐步规范、成熟的全新时期。 根据中国社会发展趋势、实践和政策需求以及研究力量的专业素质,社会学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将围绕以下重大领域展开。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研究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社会学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中心问题,就是一个社会如何在变迁的过程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在社会分化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公正和社会整合,这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建设和谐社会的社会基础,就是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就是社会在多样化基础上的社会整合和社会秩序。一个和谐的社会不仅需要相应的经济基础、物质财富和制度安排,需要相应的组织的支持,而且还需要人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讲清楚: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结构,和谐社会中人们利益关系的调整,和谐社会中市场与社会、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中的社会管理与社会控制等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是一个很大的研究课题,它包括了社会学的许多领域,需要集中研究力量进行多层次的深入研究。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中,要特别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要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建设理论的认识和探索。 2.社会结构特别是社会职业和分层结构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人口结构、就业结构和社会组织结构等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动,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特点和新的发展趋势。但对这一系列变化的性质、特征和规则,我们至今还缺乏必要的数据积累,也没有足够的理论阐释。因此,围绕着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学界在十一·期间,应该组织全国范围的经济社会跟踪调查,建立起规范的调查制度,获得基础的、可靠的、可比较的社会调查数据,逐步建立起可支持进行中长期趋势分析的数据库。 3.城市化和社会流动。中国的城乡结构与经济结构严重不平衡,同时农村的从业人员结构与产值结构也严重背离,这既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农民外出冲动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中国社会协调发展与稳定的重要因素。随着城乡管理体制障碍的排除或冲破,城市化或城镇化正进入一个加速时期,社会流动的规模也日趋夸大、速度日趋提高,城乡间、区域间、行业间和部门间的人才与劳力流动,将对社会在结构转型过程中的重组与重建产生巨大冲击与促动。如何形成有序的流动格局,并缓解城乡之间的不平衡,加速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步伐,将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4.就业与社会保障。中国人口众多、资源稀少。劳动力供过于求一直是一个长期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矛盾。失业(包括隐性失业和不充分就业)的严峻程度要求建立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但是如果社会保障的成本过高,就会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沉重负担。目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超过了中国社会的已有的制度安排和精神准备,中国的老年受养负担在未来会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一个竞争性劳动力市场逐渐出现的同时,如何建立一个低成本、高效率、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如何利用原有的文化传统


资源并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支持系统,将成为事关发展的关键问题。

5.贫困与社会公正。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和社会层化的扩展,农村在绝对贫困人口有所减少的同时,出现了疾病和辍学导致的新贫困,城市的相对贫困问题也变得突出起来。在追求企业的效率和个人的业绩的同时,如何保持基本的社会公正与社会秩序,涉及到社会稳定和确立普遍认同的价值体系。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相对贫困将长期伴随发展的过程,有的时候还会有所加剧,在整个社会会转型时期,贫困与社会公正始终是社会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

6.家庭婚姻和生育行为。中国的家庭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迁,这就是家庭的小型化和多样化趋势。这一趋势和城市化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恋爱婚姻家庭文化,也影响着人们的家庭关系和生育行为,对仍然覆盖中国大多数人口的传统家庭养老方式也提出挑战。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基本单位之一,关于家庭和家庭关系变迁的社会学研究,对于建立新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7.社区组织与社区建设。改革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相对独立的市场主体和各种社会组织、中介组织也快速发展起来,相对于国家和政府的社会领域大大地扩展了,一切由政府包管的体制已经改变了,大量的从业人员从过去的单位人转化为社会人,建立新的生活共同体运行机制成为迫切的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社区建设与社区机制、社区秩序的问题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8.社会安全、信任与认同。社会安全已经成为一个内涵非常广泛的概念和领域,它不仅仅是指社会治安、对犯罪和偏离行为的控制,也包括涉及族群认同、民俗信仰、宗教冲突的文化安全、信息安全和生态安全。对人类共同生活的致命危害和风险,今后也很可能来自过去陌生的领域。随着社会在新的时间-空间情境下的转型与重组,信任与认同作为当代社会与安全密切相关的主题,摆在了社会学研究人员的案头,并日益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一个缺乏安全与信任的社会环境是得不到社会成员认同的环境,而社会成员之间彼此的认同程度,又是与他们对信任与安全的理解密切相关的。在这方面,社会学(包括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政策、社会工作研究)是大有可为的。

9.社会文化的转型与多元文化的冲击。在整个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文化变迁和文化转型,是不可忽视的领域,在这个领域内,传统的风俗、习惯、礼法、制度,如何再生和转换,新的与全球化和网络化伴随的多元文化,对社会变迁产生怎样的影响和冲击,都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传统文化在其发展中,也与整个中国社会一起逐渐融入世界,形成文化相互渗透(如消费文化,媒体文化,网络文化等)但又具有多样性的趋势,对这个过程的研究,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10.社会心态与社会心理。人心的向背,是载舟覆舟之水。在社会剧烈变迁和转型时期,社会心态和社会心理变化日趋复杂,而且往往与客观指标所反映的发展变化并不一致,因此要注意研究社会心态特殊的变化规律,因为社会心态往往是人心民意的支撑。社会学特别是社会心理学应当利用自己是学科优势加强对社会心理的研究与监测。

回顾中国社会学走过的路程,可以看出,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方针对于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繁荣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当前的改革与发展过程当中,促进社会整合和社会发展为学科主旨的社会学,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


并具有愈来愈广泛的应用领域,将会为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格局做出它应有的贡献。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b38ee98b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