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的内容手抄报

2022-05-26 23:30: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读书节的内容手抄报》,欢迎阅读!
读书节,抄报,内容

读书节的内容手抄报

导语:喜欢读书,就等于把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宏大享受的时刻。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读书节的手抄报的设计,一起来看看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23日成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就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群众节日“圣乔治节”。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的作家纳博科夫、法国的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图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局部。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423日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们必须能够让每一个地方每一个人都获得图书。”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文化产业与版权部主任兼教科文组织出版社社长米拉格罗斯·德尔·科罗尔女士曾屡次强调的一句话。自“世界读书日”宣布以来,就得到了全球社会各界的热切响应,并开展为尤其重视的针对青少年的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人文精神,引导他们去尊重知识。因此,在每一年的423日,作家、出版商、教师、图书管理员、私立或公立学校的教育工作者、学生、人道主义者、群众媒体,以及全球各国书的人已经把读书日的宣传活动演变成一个热闹的欢乐节日。 1、闻一多醉书


闻一多读书成瘾,一看就“醉”,就是在他结婚的那一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了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在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都东寻西找,结果是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然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人了迷。怪不得人家说他不能够看书,一看就要“醉”。 2 猜书

著名的数学家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了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去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了一会,然后就闭目静思了。他猜测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翻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测的一致,他就不再去读了。这一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已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力,不至于使得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3、侯宝林抄书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由于他的勤奋好学,使得他艺术水平到达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是未能够如愿。后来,他得知有这一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4、张广厚吃书

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之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就是吃书。


5、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的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就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是不考虑的。为了抢救书籍,他都险一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漂浮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0bafcdcb8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