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

2022-04-11 14:23: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课程教学大纲》,欢迎阅读!
社会救助,教学大纲,社会福利,课程

《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 and Social Assistance) 课程类型:本科生专业教学课程 开课学期:6学期

学时学分:32学时(2×16周)2学分

指定教材:钟仁耀,《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基本目的: 帮助学生理解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在此基础上系统

地了解发达国家、中国的各项相关制度的演变历程、现状及改革等,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与实践、国外与国内、历史与现状等各种角度去解读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并对中国相关制度的特点有所把握。

内容提要:社会救助概述;城市贫困救助;农村社会救助;自然灾害救助;慈善救助;社会

福利概述;公共社会福利;特殊人群社会福利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小组专题研究+班级课堂讨论

学生成绩评定方式:小组专题研究及班级课堂讨论30%,期末学分论文70 部分班级采用笔试的形式考核



第一章 社会救助概述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会救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社会救助的制度构成 第三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地位

第二章 社会救助的历史演变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问题与困境 第三节 社会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第三章 城市贫困救助 课时:3周,共6课时(含2课时课堂讨论) 第一节 城市贫困的发展与变迁 第二节 城市贫困救助概述

第三节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章 农村贫困救助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农村贫困的现状与原因 第二节 农村贫困救助概述 第三节 农村五保救助

第四节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五章 自然灾害救助 课时: 1周,共2课时



1


第一节 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自然灾害救助的基本内容

第六章 慈善救助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慈善救助的概念 第二节 慈善救助的特点 第三节 慈善救助的运作过程

第四节 慈善救助的问题与发展思路

第七章 社会福利概述 课时: 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制度构成 第三节 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第八章 社会福利的历史演变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会福利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社会福利的产生和变革 第三节 我国社会福利的发展与改革

第九章 公共福利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公共福利概述 第二节 教育福利 第三节 住房福利 第四节 基本卫生保健

第五节 文化娱乐设施与服务

第十章 特殊福利 课时: 3周,共6课时 (含2课时课堂讨论) 第一节 特殊福利概述 第二节 老年人福利 第三节 儿童福利 第四节 妇女福利 第五节 残疾人福利

第十一章 职工与公务员福利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职工福利 第二节 公务员福利

第十二章 社区福利服务 课时:1周,共2课时 第一节 社区福利服务的概念 第二节 社区福利服务的特征

第三节 社区福利服务的内容与资金来源

2


参考书目:

[1] 曹立前,《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 陈良瑾《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9月第1 [3] 陈银娥主编,《社会福利》(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8月第2 [4] 廖益光主编,《社会救助概论》21世纪全国高校民政类规划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2月第1

[5] 韩克庆、郑功成主编,《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案例》,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8月第1 [6] 王齐彦著,《中国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8月第1 [7] 蒯小明著,《中国农村社会救助发展中的国家责任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6月第1 [8] 曹艳春著,《我国城乡社会救助系统建设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96月第1 [9] 朱德云著,《我国贫困群体社会救助的经济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92月第1 [10] 彭华民、景天魁,《西方社会福利理论前沿:论国家、社会、体制与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7月第1

[11] 戴安娜M迪尼托著,何敬译,《社会福利:政治与公共政策》(第5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月第1

[12] 巴尔 Barr)著,郑秉文、邹明洳译,《福利国家经济学,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1月第1

[13] 吉尔伯特(Gilbert Neil)著,郑秉文译,《社会福利的目标定位:全球发展趋势与展望》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1月第1 [14] 彭华民著,《社会福利与需要满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月第1 [15] 钱宁著,《社会正义、公民权利和集体主义-论社会福利的政治与道德基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7月第1 [16] 高鉴国、黄智雄著,《社会福利研究》(第1辑),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07月第1

[17] 威廉姆H.怀特科著,解俊杰译,《当今世界的社会福利》,法律出版社,2003111

[18] 保罗皮尔逊著,汪淳波译,《福利制度的新政治学/社会政策译丛》,商务印书馆,200410月第1

[19] 诺曼巴里著,储建国译,《福利》,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月第1 [20] R米什拉(Ramesh mishra)著,郑秉文译,《社会政策与福利政策:全球化的视角》,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9月第1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0b6403376baf1ffd4fad06.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