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3-21 12:21: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实验教学,浅析,对策,地球,存在

浅析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 陈涛 王毅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19



陈涛 王毅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

摘要: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国最近新成立的一个新兴专业,该文分析了该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在该专业的建设中实验教学十分重要,并指出提高该专业实验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 实验教学 动手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7(a)-0156-01

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是同等重要的两大部分,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大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1]。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愈来愈重,在社会上也引起很大反响,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与大学生就业难有着必然的联系。

动手能力是反映一个人对某一事件的实际运做过程的操作能力,动手能力不仅仅反映对有形事件操作水平,同时也体现在对无形事件操作技能[2]。从广义的角度上讲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是等同的。因此可以说动手能力是思维与实践的结合能力,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3-4]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我国最近新成立的一个新兴专业,其办学目标为:根据21世纪国民经济建设和全球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旨在培养既有扎实传统地质学基础,又系统掌握地球探测和信息技术基本理论和技能,具备从事与地球探测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分析、模拟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随着国家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越来越重视,该专业的办学重点也向实践环节倾斜,因此,如何利用实验教学提高该专业大学生动手能力的显得尤

为重要。该文重点对该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解决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1 该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动手能力偏弱

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理工类专业,因此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一定要求,甚至可以说要求较高,然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经常会发现有部分学生动手能力偏弱,甚至有少数同学在实践过程中连实习指导书中的步骤都无法理解,存在明显的主观能动性不强,或者说学习态度存在较严重的问题(如图1)

1.2 无法将课堂的知识在实践环节实现出来

由于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从事与地球探测相关的信息采集、处理、管理、分析、模拟和综合应用能力的复合型高科技人才,是个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因此许多课程均是不同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课堂上的许多理论知识必须要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反复的实践和


摸索才能加深记忆,并深入理解。然而,由于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和复杂性,许多理论知识学生在课堂中并未能理解吃透,因而在实践环节中,就无法将实验教学中布置的任务充分的理解和实现。

1.3 实验教学考核制度不完善

对学生实验课的成绩评定以学生实验报告为基础,只要到场交了实验报告,就可及格;实验课成绩在课程考核成绩中所占比例小,造成学生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在学习态度方面,有的学生实验前不预习,实验时不动脑,实验报告马虎。除了实验课的学时数较少外,实验课程按组进行实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多人一组的实验安排,极易造成小组中一个完成就都完成的局面,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普遍提高。这些都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兴趣和参与意识,难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2 建议采取的对策

2.1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师整体素质

针对上述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动手能力偏弱的问题,建议在实验教学时,师生之间要有充分的交往互动、平等交流,要刘实验教师知道,教师的角色不仅是单纯的知识给与者,更应该是获取知识方法的引导者。要对学生多加引导,提高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要多加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并将在实验环节中的表现与最终的成绩挂钩。

2.2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和手段

针对学生无法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环节表现出来的问题,建议教师在前期课堂授课中将这些实习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并可体现在前期课堂授课的考试或考评成绩中;并且多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启发诱导,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

2.3 建立有效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针对实验教学考核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建议建立并不断完善实验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学生学习质量是教学质量的最终表现。在对学生实验成绩的考核中,应采取教考分离、抽测制度等措施对学习质量进行评价。要以提高学生主体的适应能力与改变社会的能力为观察视野,改变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状况,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以使考核更有效、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3 结语

总之,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实验教学应从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出发,认真面对该专业在实验教学环节的问题,并多加思考,努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这样才能实现地球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现代化社会建设输送更多的动手能力强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 国良,高瑞光.新形势下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学研究,2005,28(1):62-65.

[2] 传纪.泛论实验能力与创造性思维[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0,19(1):3-9.


[3] 洪德.对实验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6):109-111.

[4] 荣根,加强实践环节,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3(4):97-99.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8f8ef186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0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