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2022-09-17 20:00: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虎门销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

《虎门销烟》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堂交流,了解虎门销烟的背景。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了解虎门销烟时的壮观场面,初步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5、模仿课文第2自然段的写法,练写一个场面。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群情激奋、人心大快的壮观场面。 2、仿写片断——场面描写。 教学过程:

一、了解背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罂粟花)上课前,老师先让大家来欣赏一幅图画。你觉得这些花长得怎么样?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小结:这些花虽然有着美丽娇艳的外表,但它们的果实却能制成一种伤害人的身体甚至生命的毒品,那就是鸦片,俗称大烟。

2、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相关鸦片的文章——《虎门销烟》(板书课题)

3、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采用给课题加上时间、人物的方法,用一句话来说说。(理解“销烟”:销毁鸦片)

课题中的生字“销”和我们学过的哪个字很像?(板书:消)因为“销”的本意是溶化金属,所以是金字旁,一定要记住。

4、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为什么要销烟?相信你们通过预习已经知道了很多。谁来介绍一下? 小结:(课件出示图片)自18世纪开始,英国就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赚取白银。到1838已增至400万斤一年,中国流失白银达1亿两,造成清政府财政严重困难,百姓极度贫困。士兵吸食鸦片后战斗力日渐减弱,做工种地的吸食鸦片后劳动水平日益丧失,甚至失去生命。英国政府深知鸦片的危害,他们禁止本国人吸食鸦片,却别有用心地支持不法商人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无数的中国家庭所以而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威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站出来一位民族禁烟英雄——林则徐,他被当时的道光皇帝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来的鸦片全部销毁。

【本文的特殊之处在于,不明确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无法真正走进课文,无法真正领会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和林则徐的形象,所以这个环节比一般课文的处理要细些。 过渡:大家想看看这大快人心的一幕吗?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过渡:下面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进入十九世纪的虎门,去观看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场景。

观看视频,说说自己的想法。

2、过渡:你想亲自去感受一下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先过生字关) 出示生字词:历史 值得 虎门寨 盐巴 销毁 响彻 二百多万斤 欺侮 收缴 一担 烟渣 卷进 咆哮 嚣张


1)自由读、开火车读(正音)、齐读。 2)找多音字:担(dān dàn、卷(juǎn juàn

3、开火车分小节读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4、交流:

125自然段写了虎门销烟的经过。

2开头、结尾又写了什么呢?指名读,分别找一个词概括:值得纪念、伟大壮举。(板书:伟大壮举)

3重点理解“伟大壮举”(师:“举”是举动、行为的意思,那么什么是“伟大壮举”呢?相信你弄懂了“壮”的意思就能明白这个词的意思。出示词条,选义项,释词。(出示:给“壮”选择准确解释:a健壮有力;b伟大、有气魄;c增加勇气或力量;d中国少数民族。 三、精读课文,理解场面壮观

1、从哪里能够看出这是一次伟大壮举呢?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能表现“壮”的词语或句子。

2、交流: (相机板书:壮观、隆重)

△“这个天……把古老的虎门寨装点得分外壮丽。

1)天还是那样的天,海还是那样的海,树还是那样的树,为什么今天在人们的眼里就显得格外美呢?(不同往日,将要发生一件大事——销烟,令人高兴)(讲述:其实景物本身并没有变化,但它们却会因人们的心情而显得与往日不同。风吹得小树哗哗地响,伤心透顶的人会说“小树哭了”,心情愉快的人会说“小树笑了”“小树在唱歌”,而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人会说“小树啊小树,连你也来嘲笑我”。简简单单的一句环境描写也能揭示人们的心情,这就是环境描写的魅力。(板书:环境描写) 2)指导朗读:突出“分外壮丽”、心情高兴。

△“一大早从各地赶来的男男女女……挤得水泄不通。 1哪里看出人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宽阔”“水泄不通”(板书:人物描写) 2)你还有什么词能够用来形容人多的场面?(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3)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赶来观看?(关心此事、禁烟愿望强烈) 4)指导朗读: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 “新搭起的礼台上彩旗林立……外国商人。 1“彩旗林立”“身着朝服”“文武官员”说明什么?(事件重大,场面隆重) 2)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还要邀请外国商人?)

交流:打击贩卖鸦片的不法商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我们就是要告诉他们,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3)指导朗读:突出隆重、庄严。

3、小结:同学们,课文第2自然段用短短的三句话由远而近地为我们描绘了销烟现场的壮观场面。看似可有可无的环境描写却预示了有一件大事将要发生,一件令人高兴的大事将要发生,一件震惊全国震惊全世界的大事将要发生;而对于众多人物的描写,则直接揭示了饱受鸦片之害的中国人强烈的禁烟愿望和愉快的心情;这庄严隆重的场面也在告诉那些外国不法商人和他们的政府,中国人禁烟的决心是不可动摇的。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再一次感受一下那庄严隆重激动人心的画面。 四、学习方法,仿写片断 【教参云:“本文记叙有序,重点突出,场面烘托描写到位,语言精练,生动形象,无论从内容方面还是表现手法上,都是一篇好教材。”既然是好教材,就要用好。文章第二节主要是静态的场面描写,而具体的销烟过程为动态的场面描写。故本文的场面练笔至少能够从动


静两方面实行。对静态的烘托性的场面描写,学生在阅读时往往理解不到其在文中表情达意上的作用,作文时又常常把它当做增加篇幅的手段,所以较之于直接揭示文章主旨的场面描写,烘托性的场面描写反倒成了教学的难点,故第二节的教学花些大力气是值得的,这就是根据实际需要自主构建语文课程内容。不要以为语文课程内容的构建只能与“能体现文章主旨的关键的突出的内容”挂钩。就本课来说,就是不要以为只有动态的销烟过程的部分才能够设置仿写。

1、在我们的校园中,像这样很多人聚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也有很多,你留心观察了吗?(开学典礼、六一庆祝大会、元旦义卖活动……) 2、出示照片(元旦义卖),回忆当时的场景。

3、你能把这个热闹的场面写下来吗?(指导方法)

1)环境描写:天气、搬桌子、摆放物品、布置展板、张贴标语 2)人物描写:志愿者、购物者 4、练写片断。 5、交流、评议。 五、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并初步学会了这种描写场面的方法。那么林则徐是怎么销烟的呢?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

板书设计:

7 虎门销烟

伟大壮举 壮观 隆重 场面描写 环境描写 人物描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41b8820847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e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